協同發展 對接雄安
北京城市副中心與雄安新區形成比翼齊飛格局
昨日發布的新版城市總規中,提出要發揮好北京“一核”的輻射帶動作用,努力形成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河北雄安新區比翼齊飛的新格局。同時,總規強調,根據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需要,確定交界地區人口規模上限、嚴控城鎮開發強度、嚴禁環首都圍城式發展、嚴控房地產過度開發。
從三方面對接雄安新區
規劃從三方面強化與雄安新區的對接,首先促進公共服務等方面全方位合作,支持部分在京行政事業單位、總部企業、金融機構、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向河北雄安新區有序轉移,為轉移搬遷提供便利。其次,積極引導中關村企業參與河北雄安新區建設,在河北雄安新區合作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此外,建立與河北雄安新區便捷高效的交通聯系,構建便捷通勤圈和高效交通網。
京津冀交界將統一規劃統一管控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總規強調在其交界地區要統一規劃、統一管控,有序引導跨界城市組團發展,防止城鎮連片開發。
將探索建立交界地區規劃聯合審查機制,經法定程序審批后嚴格執行。制定統一的產業禁止和限制目錄,提高產業準入門檻。
還將嚴控人口規模,根據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需要,確定交界地區人口規模上限。同時,嚴控城鎮開發強度,共同劃定交界地區生態控制線,沿潮白河、永定河、拒馬河建設大尺度綠廊。明確城鎮建設區、工業區和農村居民點等開發邊界,核減與重要區域生態廊道沖突的城鎮開發組團規模。建立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加強交界地區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管控,嚴控增量用地規模,堅決遏制無序蔓延,嚴禁環首都圍城式發展。
此外,嚴禁在交界地區大規模開發房地產,嚴控房地產項目規劃審批,嚴禁炒地炒房,強化交界地區房地產開發全過程聯動監管。
京張文化體育旅游帶將共建
總規指出,2022年北京冬奧會要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會,充分發揮對京津冀協同發展強有力的牽引作用。
在賽事場館建設方面,總規中用到了“高水平規劃”一詞,提到比賽設施要突出專業化、標準化、規范化,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場館;配套設施體現中國元素、當地特點,彰顯中華文化獨特魅力。
同時,將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京張高鐵、延崇高速公路建設,完善北京、延慶與張家口三個賽區之間的交通聯系,為運動員、教練員、觀眾及媒體工作人員提供便捷、順暢的交通服務。同步推進三個賽區水利、市政、醫療、住宿、安保等設施建設。
此外,將以冰雪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為著力點,按照資源共享、政策互惠、功能互補、融合互動的原則,借助籌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契機,共建京張文化體育旅游帶,打造立足區域、服務全國、輻射全球的體育、休閑、旅游產業集聚區。擴大冬季運動覆蓋面,夯實冬季運動群眾基礎,推動冰雪運動全面發展。
縱深·世界級城市群
建設若干規模適度的微中心
總規提到,要圍繞首都形成核心區功能優化、輻射區協同發展、梯度層次合理的城市群體系,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新模式,著力建設綠色、智慧、宜居的城市群。強化在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中的轉型與創新示范作用,提升京津冀城市群在全球城市體系中的引領地位。推動京津冀區域建設成為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區域整體協同發展改革引領區、全國創新驅動經濟增長新引擎、生態修復環境改善示范區。
明確發展目標:一是促進北京及周邊地區融合發展,加強跨界發展協作和共同管控,建設國際化程度高、空間品質優、創新活力強、文化魅力彰顯、公共服務均等、社會和諧包容、城市設計精良的首善之區。二是推動京津冀中部核心功能區聯動一體發展,重點抓好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承接工作。支持建設若干定位明確、特色鮮明、規模適度、專業化發展的微中心,建設現代化新型首都圈。
共建城市群可持續發展的支撐體系:一是協同構筑顯山露水、品質優良的生態體系,強化燕山—太行山生態安全屏障、京津保濕地生態過渡帶建設。二是協同建立產城融合、創新驅動的產業空間體系。突出北京(中關村)的產業引領地位,重點培育河北雄安新區及天津濱海新區、石家莊、保定等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和創新型產業集群。三是協同形成共建共享、協調集約的基礎設施體系,推動區域多節點、網絡狀的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打造綠色高效便捷的“軌道上的京津冀”。四是協同營造京畿特色、多元活力的文化體系。協同實施歷史文化遺產景觀廊道、生態文化保護精品、現代文化功能區等區域重大文化工程。五是協同建設設施均好、區域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支持京津冀高等教育教學與科研資源共建共享,促進區域公共衛生均等化,鼓勵在京健康養老服務機構輸出服務品牌和管理經驗,建立區域文化遺產保護體系,推動區域內旅游服務一體化建設。(記者解麗 記者李澤偉圖片制作/沙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天問一號“驚鴻一瞥”!神秘阿特拉斯彗星特2025-11-06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