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 治理典范
北京建超大城市治理體系 2050年形成全球“典范”
為實現新的城市發展目標,總規對于北京城市管理體制改革也做出了安排,將由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轉變,通過精細化管理、多元化治理、依法治理、體制機制創新這些方式,構建與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相適應的現代化超大城市治理體系,目標是到2050年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首都,成為超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典范。
精細化治理小街小巷小胡同
按照總規,北京城市的精細化管理,主要將通過提高環境治理水平、城市網格化管理水平、智慧服務管理體系來實現。尤其在城市環境治理方面,將更加精準全面,要求既要管好主干道、大街區,又要精細到每個社區、每條小街小巷小胡同。
全市開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專項行動,建立街巷長制,來精細化地整治街巷環境,解決亂停車等環境問題。除此之外,還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城鄉結合部綜合治理、淺山區違法違規占地建房治理等重點工作,精細治理北京環境。
城市網格化管理、智慧服務管理體系建設,也將作為實現城市精細化管理目標的重要手段。北京將全面實現網格常態化、精細化、制度化管理,推廣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起以城市人口精準管理、交通智能管理服務、資源和生態環境智能監控、城市安全智能保障為重點的城市智能管理運行體系,并建成社會保障大數據和云計算服務體系。
多元治理“人民城市人民管”
按照總規,為構建超大城市治理體系,還將暢通公眾參與城市治理的渠道,“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管”,發動群眾參與城市治理,包括培育社會組織、加強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調動企業積極性,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動的治理格局。在社區治理方面,將建立社區公共事務準入制度,推廣參與型社區協商模式,以增強居民社區歸屬感。除此之外,還將整合行政、市場、社會、科技手段,實現城市治理方法模式的現代化。
另外,依法治理也將成為北京建設大城市管理體系的重要保障,搭建城市管理聯合執法平臺,構建綜合執法與專業執法相協調、部門執法與聯合執法相結合的執法體系,形成市、區、鄉鎮(街道)職責分工明晰的執法工作格局,使首都成為依法治理的首善之區。
創新體制機制推進政府購買服務
在深化城市綜合管理體制改革上,還將理順城市管理職責關系,構建權責明晰、服務為先、管理優化、執法規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體制。按照規劃,未來將推動城市管理的重心下移,創新街道社區治理模式,完善農村治理結構,構建城鄉一體化綜合治理體系,以及面向京津冀建立區域協同治理機制。
除了理順城市管理職責之外,還強調了對市場化機制的積極引入,鼓勵通過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方式,推進基礎設施、市政公用、公共服務等領域市場化運營;開展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在環衛保潔、綠化養護、公共交通、河道管護等領域推進政府購買服務。
縱深·街巷長
街巷長覆蓋背街小巷
城市實施精細化治理,不僅要求“面子”,更要求“里子”,分布在首都成千上萬的街巷胡同,如同一根根毛細血管,“里子”好不好,不僅事關城市總體形象,更與老百姓生活體驗息息相關。昨日發布的新版北京城市總規中提出,要建立精細治理的長效機制,既要管好主干道、大街區,又要治理好每個社區、每條小街小巷小胡同,開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專項行動,建立街巷長制,整治街巷環境,解決亂停車、主次干道架空線入地等問題。
今年4月,時任北京市市長的蔡奇指出,要建立“街長”、“巷長”制,聘請市容市貌監督員,加強日常管理監督,通過“日巡、周查、月評、季通報”,下決心解決主支干道、背街小巷環境整治問題,創建一批示范街面、精品胡同。街巷長制度施行5個多月以來,本市核心區2435條背街小巷,都有了自己的街巷長,各條街巷胡同設立了公示牌,亮明了街長及巷長姓名、電話、職責。不管有什么問題,都可以找街巷長。
街巷長誰來擔任?他們均來自政府部門,區級“總街巷長”由區長擔任,街道(地區)級“街巷長”由街道(地區)行政主要領導擔任,街道內“街長”由街道(地區)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擔任,“巷長”主要由街道(地區)科級干部擔任,實現了“包片到人”。
街巷長制并非一個人“單打獨斗”,街巷長的工作將通過街巷理事會發揮作用。理事會包括街巷長1名、秘書長1名、委員3名或5名。其中,秘書長由社區黨委成員、居委會成員以及社區四大委員會成員構成。委員則由社區樓門院長、居民代表、志愿者及轄區單位成員代表構成。各社區民警及城管隊、保潔隊等相關站隊所工作人員也將下沉到各街巷理事會參與工作。
幾個月來,數千名街巷長紛紛走馬上任,定期走進大街小巷,聚焦安全生產、環境整治、環境保護等細致的工作。比如,龍潭街道夕照寺西里南區私搭亂建現象一度十分普遍,拆違前,巷長王秀云走訪了所有“違建戶”,本子記了厚厚一摞;東城區新開路胡同巷長姜波親手繪制了詳細的工作地圖……街巷長們正在向城市治理的痼疾頑癥開戰。
除了這些細致復雜的內容,街巷長還得高屋建瓴地統籌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比如負責主持理事會工作,整體謀劃街巷胡同維護治理的計劃方案,定期組織召開街巷理事會會議,對街巷胡同存在的問題進行決策、協調并監督整改。目前,對于街巷長的考核也已經細化,例如每人每周至少巡視一次,牽頭部門收取意見建議。
違建拆了、開墻打洞封堵了、停車秩序變好了、街巷環境提升了、鄰里關系和諧了……大街小巷里,這些看得見的變化,讓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滿滿的獲得感。“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街長”、“巷長”身處第一線,直面群眾,是發現問題、協調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力量。這些“繡娘”們,正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像繡花一般精細”的新型城市治理方式。(記者林艷 記者蔣若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