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海、石厝成韻是平潭鮮明的旅游名片。然而,嵐島的魅力遠不止于此。近年來,平潭在深耕“海洋藍”的同時,奮筆書寫“生態綠”的文章,一片片靜謐的防護林下,正悄然孕育著文旅融合、產業振興的新動能。
綠野生金
“沉睡”林地煥新顏
地處平潭東北部的紅衛村,三面環山、植被廣袤,林地面積高達2100余畝,是名副其實的綠色鄉村。早在數年前,紅衛村便專注于打造田園觀光和林地產業相融合的特色業態。“紅衛村在發展濱海旅游業上并不占優勢,過去一直面臨著‘護林不增收’的窘境。”紅衛村黨總支副書記陳立旭介紹,多年前,村里不斷豐富以“林下+康養”的文旅消費新場景,轉變也就此發生。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位于紅衛村的紅衛麒山運動樂園用破萬人次的客流量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綠意盎然的山林間,一條橫跨白沙壟水庫、長300余米的高空索道氣勢恢宏,成為不少游客爭相打卡的熱門項目。走進樂園,荷塘小火車、彩虹步道、天空之境等一系列游樂設施令人眼前一亮。
不僅如此,紅衛村還通過“校、村、企”聯動的方式,將村里閑置的土地承包給草莓種植戶。在福建農林大學園藝學院科研團隊的指導下,紅衛村甜野草莓基地先后培育出“大葉寧玉”“越秀”等草莓品種。“紅衛村森林覆蓋率高,水土資源優越,再加上有農技專家的指導,基地里種出來的草莓個大味甜,今年采收期我們接待的游客有6000多人次。”紅衛村甜野草莓基地負責人陳偉婷笑著說。
借景生財
綠色“長城”變風景
在平潭,像這樣依托“沉睡”的林業資源賦能文旅產業發展,紅衛村并非個例。幸福洋畔,成片的木麻黃防護林如同一條條綠色長城,數十年來默默守護著島嶼。在過去,它們曾是抵御著海風與流沙不可或缺的生態基石,現如今,它們還是一抹獨特的旅游風景。
作為毗鄰幸福洋的一處寶地,馬腿村擁有獨特的生態景觀。夕陽西下,登上村中觀景臺,看落日余暉的金光灑落在近萬畝的木麻黃林,成為時下馬腿村最出圈的打卡方式。
“這里的落日和森林搭配起來特別出片。”浙江游客龐雨沁第一次來到馬腿村,便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
據馬腿村文旅綜合開發項目負責人施明昊介紹,幸福洋的木麻黃林地是不可復制的旅游資源,馬腿村正計劃進一步培育林下灘涂、林下露營和森林氧吧等多元業態,為游客提供更豐富旅游體驗。
林海聯動
嵐島文旅添動能
坐擁金沙灘的五星村同樣通過壯大林下休閑產業,不斷激活鄉村旅游熱度。五星村金沙灘沙質細膩,海水清澈,不僅是風箏沖浪愛好者的理想之地,也是林下休閑的絕佳場所。在一家新開業不久的音樂餐吧里,聚集了不少的游客。林木交錯的沙灘上,營地內燒烤區的裊裊炊煙,露營區的歡聲笑語、舞臺區的悠揚旋律……這一切都讓夜晚的金沙灘格外熱鬧。
該音樂餐吧負責人孫旭珠表示,第一次來到金沙灘時,他便留意到金沙灘上富有特色的林地。“金沙灘風景如畫,游客眾多,如果能多一些配套,既可以為游客提供便利,也能為村里帶來收入。”孫旭珠說,自林下音樂餐吧今年開業以來,已有不少企業和高校在這里舉辦團建活動。
像這樣融合了林海聯動的消費場景,極大豐富了游客的體驗層次,也實現了從“看海”到“玩海”,再到休閑的閉環。“過去的金沙灘白天滿是游客,到了夜晚卻顯得有些空蕩蕩,現在這里變化了不少。我們作為本地游客也特別樂于看到平潭多一些這樣有意思的去處。”市民張航說。
如今的平潭,碧海銀灘與青翠林帶相映成趣,傳統漁村與新興業態共生共榮。林下經濟的蓬勃發展,正為平潭文旅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林下生“金”的生動故事,才剛剛寫下精彩的序章。(作者:林秦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