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八閩大地,草木馥郁,花香撲鼻,空氣清新,讓人時常忍不住來個深呼吸。
青山、綠樹、河流、飛鳥構成的誘人景致都在以它們特有的方式記述著福建從首批提出生態省建設,到首個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再到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奮力探索。
作為全國首個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省始終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為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重中之重,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努力形成特色鮮明、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態文明建設經驗,打造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樣板”。
日前,筆者跟隨“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采訪團走進福建,親身感受八閩大地轉型發展后發趕超的勃發干勁和對生態環境紅線不可逾越的清醒認知,記錄并見證福建生態文明建設實踐探索的普遍意義和模式內涵。
【從率先在全國實施環保“一崗雙責”到率先扛起“黨政同責”大旗,從省政府建立季度環保督查會到省委省政府環保督察組開展史上最嚴督察,福建通過構建大生態環保督察格局,讓壓力層層傳導,讓環保責任層層落實】
2016年6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25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生態文明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以下簡稱《福建方案》)。
2016年8月12日,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福建方案》,決定選擇福建作為全國第一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開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綜合試驗。
應該說,這是福建省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里程碑。開展生態文明改革綜合試驗,既是中央賦予福建的重任,也為福建保持生態環境全國領先注入強勁動力。
福建省決策層對發展路徑始終有著清晰認識,把生態環境保護納入黨政領導的共同決策視野,推動各級黨委和政府把“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作為環保責任底線,切實落實屬地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