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24日訊(通訊員 盧國義 羅春蘭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竹板清脆震云霄,四中全會指航向!”近日,在平和縣大溪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一陣清脆利落的快板聲吸引了眾多村民駐足。“福小宣·在大溪”“小靈兒”宣講小分隊用朗朗上口的節奏、地道親切的閩南鄉音,將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娓娓道來,現場迎來陣陣掌聲。

如今,這樣充滿活力的宣講場景已成為大溪鎮理論宣傳的一道亮麗風景。為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大溪鎮創新組建了由年輕干部、鄉村教師組成的“小靈兒”宣講小分隊。他們突破傳統宣講模式,巧妙地將政策文件轉化為鮮活生動的鄉土語言,把宏大主題融入村民關心的身邊事、家常理,通過快板的形式,讓全會精神可親、可懂、可記。
“我們宣講隊,就是要做政策的‘擴音器’、理論的‘翻譯官’。”宣講隊隊員小葉介紹,“每次表演前,我們都會先深入群眾,了解大家最關心什么、最想了解什么,再用大溪人耳熟能詳的‘家常話’編成唱詞。”這種帶著“泥土香”的宣講方式,讓理論不再高高在上,贏得了村民的廣泛好評。
為進一步擴大宣講覆蓋面,大溪鎮積極構建“立體聲”傳播網絡:不僅在廣場、公園、田間地頭開展“流動講堂”,還借助新媒體平臺,將精彩宣講片段制作成短視頻,通過微信公眾號、村民群等渠道廣泛傳播,形成線上線下協同發力、同頻共振的良好局面。
隨著一場場“小靈兒”宣講的深入開展,大溪鎮學習政策氛圍日益濃厚,關心家鄉發展的村民多了,參與公益事業、互幫互助的文明鄉風也更加濃郁。下一步,大溪鎮將持續擦亮“福小宣·在大溪”品牌,不斷豐富宣講內容與形式,讓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綻放更加燦爛的光芒,為建設和美大溪凝聚強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