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風口”
1、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會是下一階段的創業“風口”。
人工智能在企業服務和消費者服務這兩個領域里邊顛覆很多過去的業務,這個格局會發生重大的改變,是一次重大的機會。每次工業革命就會產生一批新的創業公司,這些創新公司都是世界級的,人工智能這一波也不會是例外。
但許四清提醒大家,為什么那么多人投無人駕駛,最后卻看不到了?很簡單,這是大玩家的游戲,小的創業公司根本沒任何的機會!
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影響,創業者一定要非常客觀地判斷,,掌握好時,恰如其分地估算它對我們生活實現的影響和時段最重要。不能太心急,更不能隨波逐流。
2、智能硬件
另一個風口可能會是“智能硬件”。其實在2014年,智能硬件元年就已開啟,但因為相關技術的不成熟,讓其難以真正進入風口期。
如今,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加速與個人穿戴、交通出行、醫療健康、生產制造等領域集成融合。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硬件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智能硬件創新產業規模為3315億元,預計2017年產業規模約為3999億元,同比增長20.63%。而到2019年,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5000億元。
所以下一個風口可能會是“智能硬件”。但就像人工智能一樣,作為初創公司,進入智能硬件領域也要慎之又慎,智能硬件創業門檻并不低。閉門造車,不懂市場需求;理想主義,不考慮成本;不夠聚焦,產品線太寬等都會變成智能硬件公司“失敗”的原因。硬件創業門檻并不低。
附:2017創業“死亡榜”:九死一生下的累累尸骨
熬過2016年的資本寒冬,創業者們并未迎來想象中的“暖春”。
泰合資本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的投資規模同比不升反降。而原因可能在于——投資人們變得更加現實,靠講情懷和故事就能拿到錢的時代已經遠去。
創業者們迎來的是“錢多、人精、慢熱”的理性時代,其主要特點表現為:大錢開始越來越集中地涌入優質項目。這對于絕大部分創業者而言,意味著能不能活下去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很可能是以后都要面對的問題。
共享單車歷經一年多爆發式增長后,今年開始猛然剎車,淪為死亡重災區。死亡“癥狀”大體類似:融資難。6月13日首家共享單車悟空單車倒閉,不到半年,號稱行業老三的小藍單車也宣布解散。
俗話說得好,哪有什么第三,沒有靠山,都是扯淡。
移動直播去年百花齊放,今年儼然已是一片殘敗景象。曾估值5億的光圈直播因融資不利在今年2月17日倒閉;夜魅社區直播因為涉黃被北京政府責令關停。
在教育領域,昔日的明星項目——鋼琴培訓機構“星空琴行”,在燒完四輪融資后,一夜關閉了全國近60家營業門店。曾月入1.4億的留學品牌“小馬過河”,最終落得變賣資產、破產清算的地步。
值得注意的是,巨頭養的“兒子”也難活。如出生于1999年、堅持了18年的搜狐社區,今年4月20日正式關停。網易一元奪寶項目因模式爭議,于今年315前夕夭折。
2017年即將結束,小編盤點了這一年中未能活下來的創業項目,歷來稱作“創業死亡榜”。其中,你能看到的項目的創始人,在啟動之時大多飽含熱忱,死亡來臨前一刻也曾奮力爭取生機。
但很遺憾,它們還是出現在了今天的榜單中。深刻的教訓,是他們留下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