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學院舉辦了“我與桌牌的故事”征文活動。學生們用樸實的語言,寫出了小小桌牌的大作用,比如,上課再也不敢發呆走神了,無故缺課更是想都不敢想了,通過桌牌認識的人越來越多……劉杰同學起初對桌牌有些抵觸,曾偷偷把桌牌藏起來??墒怯幸淮危瞬刈琅?,上課走神卻偏偏被老師提問。萬幸的是,他答對了,還得到老師的表揚。他喜歡上了這種感覺,此后每次都把桌牌擺好,期待老師提問。為了上課不犯困,他堅持早睡早起;為了回答老師的問題,他把打游戲的時間變成了看書的時間。胡志新同學感受到了桌牌帶來的壓力:“它被放在桌子上,時時刻刻地提醒我們每分每秒都保持清醒,提醒我們要認真聽講,提醒我們不要玩手機并且不要睡覺”。他由衷地感嘆:“叫醒你的不是一個小小的桌牌,而是你的夢想。”
“手機換桌牌”的做法也得到了老師們的肯定。不僅學生們到課率更高了,上課更認真了,老師們也能對學生有更多的了解。以往一二百人的合班課,老師最多能記住幾十名同學的名字,但有了桌牌以后,差不多能記住大半了。
幫助學生完成“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
其實,在楊筱柏的計劃中,“手機換桌牌”的做法只是一個載體,目的是幫助學生完成“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因而只在大一、大二施行,此后就不再強制了。楊筱柏認為,升入大學以前,學生們的重要目標是高考,為了這個目標,老師、家長一直在督促他們學習。升入大學后,學習環境寬松了,老師和家長也不再像以前管得那么嚴,需要自主學習,由他律轉為自律。“手機換桌牌”就是在幫助大家盡快完成這一轉變。經過大一、大二的規范和引導,大多數學生都能培養起比較強的自控能力。
從9月份至今,“手機換桌牌”已實施了兩個多月。學院不僅開展了征文活動,還把這一舉措納入學風建設的內容。同時,老師們還通過日常教學活動、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方式,加強對學生們的教育和引導。
每年新生入學的時候,機械工程學院團委書記王智就會給大家算一筆賬:如果浪費一節課,會損失多少錢?把學費、住宿費、生活費以及國家每年對每名大學生的投入都加上,再除以課時數,得出的結果是80多元。也就是說,每浪費一節課,就浪費了80多元錢。這還不算教學設施等方面的投入。而玩手機最容易陷入“時間黑洞”,不知不覺中大把時間就會悄悄溜走。
鐵道大學對學生的管理非常嚴格,如果考試成績太差,沒有得到規定的學分,輕則會受到“學業警告”、留級等處罰,嚴重的就會被勸退。“每年都有被勸退的學生,單是今年下半年,我們學院就有5人被勸退。”王智不無惋惜地說,鐵大的分數線一般會高出一本線四五十分,因此能考入鐵大的學生高中時學習成績都是相當好的。而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近些年被勸退的學生中,不少人是因為沉迷網絡游戲、手機游戲而耽誤了學業。
機械工程學院教學樓的走廊上,張貼著一幅宣傳標語“手機,課堂想說愛你不容易”,上面寫著,一筆成本賬:逃課3周就等于丟失一部iPhone5。一句心里話:上課玩手機,失掉的是競爭力。這是已經畢業的同學們留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