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11日,豐澤區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分兩組,深入泉州九中、城口市場、豐澤永鵬果蔬專業合作社、麥德龍泉州豐澤商場、泉州米品餐飲有限公司、福建西疇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城東中學、福建永輝超市中駿世界城店、泉州市文饕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泉州永大食品有限公司,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福建省食品安全條例》(以下簡稱食品安全“一法一例”)貫徹實施情況。區人大常委會領導林建揚、林世川、張維斌、蔡寧波參加檢查,區政府副區長柯曉暉、葛超陪同檢查或參加座談。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檢查組聽取了全區貫徹實施食品安全“一法一例”情況報告,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圍繞更好執行“一法一例”提出了意見建議。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豐澤區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政府工作重點,制定食品行業領域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制度規范,完善食品安全應急預案,建立打擊食品犯罪以及定期會商機制,推動形成“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權責一致、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盡職免責”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
豐澤區推進“一品一碼”追溯體系建設,按照“生產主體一張圖、產品流向一條線、產地準出一個碼”的思路,截至目前,17家農產品生產主體全部做到源頭賦碼、一品一碼、憑碼銷售。大力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的監管新模式,目前已創建完成1條省級食品安全示范街,4家省級“明廚亮灶”示范單位。全區151家學校食堂全部實現“明廚亮灶”,全區“明廚亮灶”食品經營單位數量突破3300家。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將三大網絡餐飲服務平臺的商家全部納入監管范圍,構建豐澤區三維監管地圖,加快推廣“食安封簽”,累計已發放“食安封簽”900多萬張,食安餐盒6000多個。
檢驗檢測是防范食品安全問題的“最后一道關口”。豐澤區加大檢驗檢測技術支撐,每年將添置更新區疾控中心檢驗檢測設備納入區委、區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逐步建立以農貿市場、商超快檢室為基礎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體系,升級3個農貿市場,完善17個食品快速檢測室。2019年,選定城東中學、東海中學等五所校園創建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室;2017年至今累計完成快速檢測65061批次;2020年,市場監管局新配置檢測車一部,擬在市場監管所建6個快檢室增強風險監測能力。
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2015年以來,豐澤區共查處食品違法案件320件,罰沒款576.26萬元,法院審結涉及食品安全刑事案件6件6人,對涉食品安全案件的犯罪分子均從重處罰,每起案件均判處實刑,無一判處緩刑。
就如何更好執行“一法一例”,會議強調,監管要到位,主體責任要壓實。針對食品安全生產經營銷售各個主體,強化宣傳、明確責任,強化檢測、倒查責任,強化執法、追究責任,以全鏈條的到位監管,壓實生產經營者食品這個主體責任。思路要拓展,“三小”治理要突破。聚焦小攤販、小作坊、小餐飲等食品安全監管的重難點,轉變監管理念、創新監管方式、實施監管服務,多策并舉、堵疏結合,從源頭防范食品安全風險。機制要理順,監管合力要提升。積極適應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的發展變化,進一步理順監管與執法的關系,完善機構、優化機制,充分發揮各監管職能作用,切實守護好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