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在持續開展“一縣一園區”項目競賽活動中,重點推進“一區三園”項目建設。上半年,全市農業園區工作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落實各項園區優惠政策,從園區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服務客商等工作上扎實努力,加快引進大型農業企業和先進技術、先進管理模式、優良品種的建設步伐,取得顯著成效。
“一區”,即永安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三園”,分別為沙縣國家級現代農業科技園、清流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尤溪福建農民創業園。
永安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認真落實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規劃,推進永安市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工作持續快速發展。上半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09億元,同比增長5.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43元,比增11.0%。上半年,示范區農林水工程已累計完成投資5.77億元,重點推進現代竹產業、林下經濟產業化、“互聯網+農業、竹業”等三大特色產業項目,半年總投資占年度計劃投資62.34%,超序時進度12.34個百分點。
尤溪省級農民創業園已基本完成食用菌、蔬菜、畜禽三大產業的提升和改造,對該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現代農業的不斷提升起到了良好示范帶動作用。3年來共實施項目35個,其中重點實施項目16個,總投資規模9.48億元,已完成建設投資6.92億元,實現產值13.6億元,從傳統栽培到工廠化栽培、物聯網應用、常規栽培到周年栽培、小而分散的農戶經營到合作社與企業合作等多種模式的不斷轉變,產業鏈的不斷延伸,促進了該縣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
上半年,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堅持“走出去、請進來”方式廣泛招商。先后邀請臺灣觀天下櫻花文化、臺灣彰化巫氏宗親會、維達康生物科技公司、臺灣苗栗市蘭花協會、臺灣青年農民中華農耕文化清流行、生態蛋雞養殖等考察團,到清流考察觀光、項目洽談。園區新注冊臺資企業3家(福建靈臺山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福建益豐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大豐山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投資1.439億元,合同利用臺資3598萬元,占全市新批辦7家臺資企業的42.8%。目前正在洽談休閑旅游、生態觀光、生態茶園、養生養老康養中心、旅游集散地、電商平臺等8個項目。
三明(沙縣)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以高優農作物種苗產業作為主導方向,采取“育——繁——推”一體化的運作模式,積極推進園區三年建設要求的順利實現。半年來,園區經濟運行進展順利,區內11家龍頭企業、18家專業合作社、21家家庭農場累計實現固定資產投資約0.184億元,同比增長21%;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約1.52億元,同比增長10.9%;招商引資效果顯著,新引進入駐企業有3家,跟蹤對接企業共7家;項目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培育壯大包括福建神州克勞沃園藝有限公司、三明森彩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內的一大批龍頭企業;公共服務平臺進一步提升,園區電子商務、物聯網、農產品質量檢測平臺不斷完善,苗繁育中心2400平方米組培室功能進一步提升,農業科技創新中心正式入駐運行,成為園區的科技創新中心和眾創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