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已修補過兩次
陳小斌身高185厘米,身形和雙手都細長,手比記者至少長了5厘米,臂展也比身高長。“我從小到大,都是班上最高的。”陳小斌說,直到8年前,他47歲時,才知道這是一種病。
8年前,陳小斌劇烈胸痛,發現是心臟的一根大血管——降主動脈出現了血管夾層。一旦這個大血包破裂,體內血流成河,會瞬間斃命。當時,福建省立醫院醫生為他更換了一根人工血管,救了他的命。
手術半年后,陳小斌再次胸痛,再次手術。
劇烈胸痛血管改道救命
而這次入院“返修”最嚴重。6月初,陳小斌搬磚裝車,頓感胸痛,仿佛血管被撕裂一樣。后來他摸摸胸口、肚子,發現有東西鼓了出來。
這鼓出來的東西正是“主動脈夾層”,從胸部到腹部足足40厘米,最粗的地方5.2厘米。而這40厘米的主動脈上連著4根動脈分支,都是給各器官供血的重要血管,換血管和微創的風險都很大。
最后,福建省立醫院副院長翁國星帶領團隊,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先用外科手術把4根血管改道,接上人造血管;再用介入手術植入覆膜支架封堵40厘米的主動脈夾層。6月5日,手術早8點開始,下午2點才結束。上周六,陳小斌康復出院了。
瘦高四肢細家屬要注意
翁國星說,由于自身發育的問題,馬凡氏綜合征病人的心臟和血管都很脆弱,是心外科的常客。很多人覺得身體瘦高,四肢較長是正常的事,不少家長,還因此把孩子送去打籃球、排球。但其實應該首先排除“馬凡氏綜合征”。
同時,他特別提醒,馬凡氏綜合征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一般表現為男性遺傳、隱性遺傳或隔代遺傳。(海都記者 章微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