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福建省民政廳了解到,福建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出臺了《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培育支持社會組織發展、加強社會組織管理的一系列意見。
《實施意見》指出,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進一步加強福建全省社會組織建設,激發社會組織活力,結合福建省實際而制定出臺的。
根據《實施意見》,到2020年,建立健全統一登記、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分級負責、依法監管的社會組織監管體制,社會組織法規政策更加完善,綜合監管更加有效,黨組織作用發揮更加明顯,發展環境更加優化;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社會組織制度基本建立,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競爭有序、誠信自律、充滿活力的社會組織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今后,福建的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實行直接登記。上述信息在第一條任務“穩妥推進直接登記”里體現,責任單位是“省民政廳、各行業管理部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在這條任務中,《實施意見》明確,成立行業協會商會,根據中央和福建關于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工作的精神,直接向民政部門依法申請登記;在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領域內從事學術研究和交流活動的科技類社會組織,以及提供扶貧、濟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殘、救災、助醫、助學服務的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直接向民政部門依法申請登記;在社區內活動的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直接向縣級民政部門依法申請登記。
《實施意見》分為把握總體要求、依法進行社會組織登記審查、完善扶持社會組織發展政策措施、大力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嚴格管理和監督、強化社會組織自身建設、加強黨對社會組織工作的領導、加強組織實施等8章23項任務,都確定了責任單位。
福建省民政廳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郭奇在解讀時指出,《實施意見》從支持社會組織提供公共服務、完善財政支持政策、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完善人才政策、發揮社會組織積極作用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扶持措施;強調將政府部門不宜行使、適合市場和社會提供的事務性管理工作及公共服務通過競爭性方式交由社會組織承擔,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符合條件社會組織的金融支持力度,把社會組織人才納入福建人才工作體系。
同時,《實施意見》還提出要降低準入門檻,支持符合條件的社區社會組織登記成立,對達不到登記條件的社區社會組織,由街道(鄉鎮)實施管理。鼓勵在街道(鄉鎮)成立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依托街道(鄉鎮)綜合服務中心和城鄉社區服務站等設施建立社區社會組織綜合服務平臺,支持社區社會組織開展活動,發揮積極作用。
在社會組織監管方面,《實施意見》明確民政部門、業務主管單位、行業管理部門以及公安、財政等有關部門在負責人管理、資金監管、活動管理等方面的職責,提出探索建立社會組織年度報告等制度,建立投訴舉報受理和獎勵機制,鼓勵社會各界參與監督。同時,明確通過依法吊銷登記證書、撤銷登記和予以取締等措施健全社會組織退出機制;強調要規范社會組織收費行為,嚴禁巧立名目亂收費,切實防止只收費不服務、只收費不管理的現象。(詹托榮)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福州特展免費開放 吸引眾多市民打卡2025-11-24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