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央視《焦點訪談》
海都閩南網訊 2月16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出《打破鋼鍋問到底》。報道稱,去年底哈爾濱市工商部門經檢測,認定知名品牌蘇泊爾的四大種類,多達81個規格的炊具為不合格產品。
對此,蘇泊爾公司昨日聲明稱,各項重金屬析出量均符合國家標準中衛生理化指標的要求,產品衛生安全。
產品材質不合格
去年10月,媒體爆出著名炊具品牌蘇泊爾大量產品被檢測不合格。這些產品涉及蘇泊爾產品共四大類,81個規格960件,這四大類包括湯鍋、蒸鍋、奶鍋、水壺。從2009年初到2009年11月,哈市工商部門共向黑龍江省五金電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送檢蘇泊爾樣品37個,結果全部被判定為不合格產品,原因都是材質不合格。
2011年8月,工商部門又抽檢了蘇泊爾82個樣品,又有56個規格的產品被判定材質不合格。其檢測標準,是我國于1988年制定的不銹鋼食具容器衛生標準,屬于國家強制標準,該標準規定,各種存放食品的容器,和食品加工機械應選用三種牌號的奧氏體型不銹鋼。
國家標準已過時?
對此,蘇泊爾公關主管張麗萍在2011年11月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上述標準中的幾種不銹鋼牌號,在不銹鋼材料標準中已被取締,蘇泊爾已向衛生部和中國五金制品協會反映情況,尋求幫助。
2011年10月23日,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理事長張東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1988年標準已經嚴重滯后,因為不銹鋼材料在過去二十多年里,已經有了很多新突破。
2011年11月4日,中國五金制品協會和蘇泊爾公司等單位召開媒體溝通會,在會上出具了衛生部《關于不銹鋼食具容器適用標準問題的復函》,復函稱即將頒布的新的不銹鋼食具容器衛生標準,將取消對不銹鋼具體型號的限制,據此蘇泊爾負責人表示,政府權威部門已經澄清了事實,證明蘇泊爾的產品全部符合標準。
錳含量超標4倍
2011年12月21日,新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不銹鋼制品發布實施,新標準雖然取消了對不銹鋼具體型號的限制,但是仍然規定不銹鋼制品的主體材料,應選用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材料,這些鋼材的組成成分,都有國家規定的相應的標準,而比照檢測報告,不合格的蘇泊爾產品采用的鋼材,其組成成分和國家標準中的主要指標都對不上。
盡管新標準中,放寬了鋼材的使用范圍,但是不論哪一種用來制作食品容器具的鋼材,所有的指標是有國家的嚴格規定的,比如說錳的含量,一共有71個鋼號,一般都是小于等于2%。而蘇泊爾產品錳含量比國家標準高出近4倍。
據專家介紹,如果錳超過了國家規定的標準,反而會降低不銹鋼的耐腐蝕性。
武警總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呂利表示,錳中毒對人體的危害是相當大的,因為它表現在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方面,重度的可以出現精神病的癥狀,還可以引起幻覺,醫學術語管它叫錳狂癥,進一步可以出現類似于帕金森綜合征。
關于蘇泊爾質量的爭論已經發生了幾個月,至今還沒有結束,無論是舊標準,還是新標準,面對消費者的擔心和憂慮,有關部門能否給個明確的說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