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因
企業生產旺季缺工 學生代理能迅速找人
歐振健告訴記者,大學生用工市場主要在寒暑假。“寒假臨近春節,很多企業面臨大量缺工,而大學生寒假放假時間早且比較長,所以基本只要有人都能派得出去。暑假期間,企業的需求也比較大,像今年暑假,有一家企業就從我們這要了800余名學生。”
為何企業會需要如此多的暑期工呢?“按慣例,大部分企業都會在下半年迎來生產旺季,所以用工需求會增大,暑期大量學生工涌入市場正是一個很好的補充。所以很多企業會選擇使用部分暑假工。”東莞一家大型電子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工作人員劉先生介紹道。
從事人力資源工作十多年的蔣先生告訴記者,“一般企業都會固定和幾家勞務派遣公司合作,這樣方便在急需用人的時候能夠快速補員。”歐振健則表示,勞務派遣公司之所以和學生代理合作,是因為學生代理資源多,能快速找到人。
而接受記者采訪的大部分大學生都表示,如果需要找工,除去親戚朋友介紹外,一般都會通過學校的代理。廣東醫科大學東莞校區的大二學生小劉就肯定了代理存在的意義,她認為,代理人對他們這些勤工儉學的同學來說,是一個了解兼職信息的窗口,通過代理發布信息他們才能及時得知相關信息報名去做;做代理的都是同學或學長,比外邊的人更信得過。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暑期工一般是兩種模式入廠,部分是以正式員工的身份入職,這樣這部分學生工能夠與企業正式員工一樣同工同酬,工資可達三四千元;而還有一部分是以小時工的形式入職的,小時工工資一般在9元—12元/小時之間,每天的工作時長在10個小時左右,一個月下來為2000多元。但大部分學生并未與代理、中介或企業簽訂合同。
聲音
高校: 鼓勵學生多接觸社會
“對于學生工代理興起這個現象,我們比較正面地看待,高校鼓勵學生多接觸社會,無論是做代理的學生還是通過代理去做兼職或打暑期工的學生,對于他們而言這都是很好接觸社會的機會。”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就業中心主任江小衛接受采訪時解釋,高校的就業中心只是服務大學生的就業,對于學生的兼職或打暑期工高校是沒有相關部門管理的,但涉及到報酬就會有風險存在。他建議,作為代理首先要對學生負責,對用工方進行詳細了解,對學生則要事先講明各項情況;作為學生而言也要有維權意識,多一個心眼,不能僅憑口頭承諾,最好能簽訂相關協議。
相關部門:
學校要加強引導和規范
“學生通過學生代理找兼職、暑期工等,應該說風險還是蠻大的,規范的做法是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安置學生。”東莞市勞動監察支隊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有部分暑期工是以合同工的形式入職的,用人單位就應該依法和其簽訂勞動合同,并為其繳納相關的保險,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多企業可能沒有做到,一旦遇到糾紛雙方都可能陷入被動。該負責人也建議,學校一定要加強引導和規范。
律師提醒:
學生工遇問題要積極維權
東莞目前非全日制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14.4元,非全日制用工要求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但對于以小時形式入職的學生很難保障報酬和工作時長。
對此,廣東君政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徐洪輝律師表示,從他了解的情況看,很多大學生權益受到損害也不敢去維權。“學校要對學生加強普法教育,學生一定要知道怎樣維權,在權益受到侵害時一是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另一個也可以向司法部門的法律援助中心求助。”(文/羊城晚報記者 余曉玲 實習生 羅飛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