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里,人情消費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虺鲇诙Y貌,或出于功利目的,人情消費成了大學生日常開銷中的一筆重要支出。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lián)合問卷網,對1570名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5.4%的受訪大學生為人情消費苦惱。58.9%的受訪大學生認為人情消費會在學生之間形成關系圈和小團體。69.7%的受訪大學生建議引導學生樹立理性的消費觀念。
受訪大學生表示朋友生日及其他紀念節(jié)日的人情消費最多
目前就讀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付柚(化名)每個月都有人情消費,“畢業(yè)季和期末多一點,平時相對少一些”。
現(xiàn)在在河北省做公務員的劉帆(化名)畢業(yè)于天津的一所高校,她說在上學時,每月的人情消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尤其是大二、大三社交圈比較廣,學期初和期末時聚餐特別多,有時一個月有一兩次,要是再趕上好朋友過生日,一個月得有小一半開支花在這上面”。
本次調查中,46.4%的受訪大學生每學期有1~2次人情消費,38.6%的受訪大學生每學期有3~5次人情消費,12.1%的受訪大學生每學期有5次以上人情消費,2.9%的受訪大學生表示一學期一次人情消費也沒有。
數(shù)據(jù)顯示,67.1%的受訪大學生表示平時人情消費占總支出的10%~30%,18.2%的受訪大學生表示這一比例在10%以下,14.2%的受訪大學生認為比例在31%~50%,0.6%的受訪大學生認為比例在50%以上。
今年23歲的高宇正在北京交通大學海濱學院上學,他粗算了一下自己在人情消費上的支出,“每個月300元左右,主要是同學過生日送禮物以及宿舍聚餐”。
廈門大學大四學生嚴一(化名)表示,同學過生日、學生組織聚餐都會有人情消費。“我曾經是學生會的部長,有時舉辦完大型文體活動,我就會請部員們喝奶茶,再買些零食來犒勞大家”。
大學生通常在什么情況下有人情消費?朋友過生日或其他紀念節(jié)日最多(67.0%),然后是同鄉(xiāng)聚餐聚會(66.4%)。其他的情況還有:畢業(yè)送別(44.7%)、學生組織換屆(38.5%)、求人辦事(28.5%)和評獎評優(yōu)(22.2%)等。
“如果是同鄉(xiāng)聚會或同學過生日一起吃飯,我覺得還好,畢竟能增進感情。”但劉帆覺得,有些時候人情消費會給自己帶來一定的困擾,“大三時我成為學院一個學生組織的負責人。按照慣例,我要分別請上一屆的師兄師姐、下一屆的師弟師妹以及學院其他學生組織負責人吃飯,感覺有的就不是很有必要”。
調查中,55.4%的受訪大學生為人情消費苦惱,25.9%的受訪大學生不會,18.7%的受訪大學生說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