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主管部門分析,今年“美術大考”報名人數減少,與高考人數整體下降帶來的報名基數下降有關,也與藝考難度逐年增加相關。美術統考2015年新增速寫科目考試,2016年起,素描考試在過去人物頭像的考試內容基礎上,增加了石膏像或物體(提供人物頭像圖片、石膏像圖片、世界美術史上名家作品圖片或物體圖片)兩個大類。同時,教育部下達藝考改革政策,要求各省逐步提高藝考生文化課錄取分數線、精簡校考院校數量,文化課成績水漲船高。
某機構老師王春橋則表示,兩點動向值得關注:本三并入本二,對部分成績不好的考生來說意味著上本科難度加大,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學生仍會半路出家,轉行藝考;南京、杭州等資深藝考城市的畫室開始往蘇北進軍。“從我們掌握的數據來看,今年南京的藝考生人數和往年相比,應該是穩中有降。但蘇北等地考生則明顯增多。”李明希深有同感:“女兒這兩年上課的畫室里,一多半學生來自蘇北。”
記者了解到,這兩年不少南京的畫室與蘇北學校建立合作關系,只要有生源就上門授課,學生不用再來南京學。
昨日南師大仙林校園內,各類咨詢攤位擺了一圈,以文化課沖刺班和校招咨詢為主。有機構打出“關曉彤同款藝考課程開課”的廣告宣傳,用明星藝考生吸引家長眼球。“連續4年包攬四川美院前十名”“校考過關率100%”“3個月提升90分”等直指考生和家長“痛點”的口號,一個喊得比一個響。
尊重藝術,突擊迎考不可取
來自常州某中學的劉老師說,今年送200多名考生應考,高二分班時,有些文化課成績比較弱的學生就會考慮選擇美術班。按照以往經驗,每年有八成美術類學生能考上各類大學,也有基礎實在薄弱考不上的。“藝考并非人們想象中那么簡單,缺功底、悟性弱的考生,應考很困難。”
另據不少家長反映,學美術費用不菲,處處花錢。從畫紙、顏料到找老師,一對一學費每節課400多元,20人的小課也要近100元。一位家長給孩子暑假報名學美術,培訓班6萬元,加上買材料和文化培訓,花費10萬多元。
“考前突擊的培訓機構一般都是讓學生對著照片來畫畫,而真正的美術一定要從寫生學起,還要從小去博物館、美術館多看看,才能畫出有靈魂的畫來。”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邢健健說, 當這些被“培訓過”的考生進入大學后,大學老師往往感到很頭疼。“上課就發現,一半多學生不知道怎么畫畫。寫生時有學生居然拿出手機拍照,然后對著照片來畫!”
他坦言,從數據看,國內90%的藝術生都會改行,“有些學生上了藝術學院以后,才發現自己不喜歡,或者根本沒有能力將這條路走下去。有些孩子本來有天賦也有興趣,但因為應試,不停地畫同一樣東西,慢慢扼殺了天性,令人惋惜。”(責任編輯 王小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