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上午,2022年全國高考正式拉開大幕,千萬考生邁入考場。在語文考試結束后,高考語文作文題目公布,今年全國乙卷作文是什么?適用哪些省份呢?
全國乙卷作文題目參考:
試題內容: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雙奧之城,閃耀世界。兩次奧運會,都顯示了中國體育發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國綜合國力的跨越式發展,也見證了你從懵懂兒童向有為青年的跨越。親歷其中,你能感受到體育的榮耀和國家的強盛;未來前行,你將融入民族復興的澎湃春潮。卓越永無止境,跨越永不停歇。
請結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為主題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受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試卷權威解析丨數學乙卷:應用性創新性選拔性較強
7日,全國高考數學科目結束,東北網記者第一時間采訪到哈三中高三數學組備課教師王秋燕、張妮、張越,請他們對高考數學全國乙卷進行解析。
他們說,2022年高考數學全國乙卷的命題,充分體現了“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主、知識為基”的高考評價理念。圍繞教材,緊扣考綱,穩中求變,文理科難度均有所提升。試題既考查了考生對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數學思想的掌握情況,又考查了學生的數學基本素養以及考生分析問題、應用數學知識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構穩定 重難點突出
從試題總體來看,知識覆蓋全面,重點突出,“三角函數”、“數列”、“立體幾何”、“概率統計”、“解析幾何”、“函數與導數”六大板塊依舊是考查重點,體現了“主干知識頻繁考、重點知識重點考”的原則,如理科第8題、第14題,側重考查基本量的計算,注重通性通法,適當應用解題技巧,對答案進行了一定的開放性設計。理科第12題和第16題、文科第11題和第16題考查函數的綜合性質,都是教學中重點強調、考前反復訓練的常規問題,考查形式有新意,考查了考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運算求解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數形結合的思想以及數學的應用意識,注重對考生的基礎知識的考查,以及運用基礎知識進行分析、設計、解決問題的能力。
穩中有變 難度有所提升
今年的高考數學試題保持了以往高考試卷的結構特點,但同時穩中求變,程序框圖再次亮相,難度有所增加。文理科試題在選擇題、填空題的內容和形式上有一定差異,命題十分新穎,考查解題方法的多樣性。
解答題在命題順序和考查難度上進行了動態設計。第17題考查解三角形,命題角度創新,第一問比第二問難度略大,方法靈活,考生在答題時要注意答題策略的選取;文、理科18題考查的立體幾何第一問比較常規,第二問要注意邏輯表達嚴謹規范;文、理科第19題以生態環境建設為背景,考查學生應用統計的基本知識和基礎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數據處理與數學運算素養也作了相應的考查,本題需要學生會進行公式變形,計算量比較大,與新課標中對統計部分的要求有所提高相吻合,對學生解題的心理素質要求較高,選拔性較強;第20題運算量較大,考查韋達定理的應用,突破難點在于猜出定點,先猜后證更易于解決問題;第21題文理科導數第一問較基礎,第二問均考查函數零點,理科以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為載體,難度較大,具有選拔性。
設置科技發展與進步情境、體現社會功能
數學試卷選取我國科技發展與進步中取得的重要成就作為試題背景,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和時代特征。全國乙卷理科第4題以嫦娥二號衛星在完成探月任務后,繼續進行深空探測成為我國第一顆環繞太陽飛行的人造行星為情境,考查學生綜合應用數列、函數、不等式等基本知識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查考生的數學應用素養。文理科第19題以生態環境為背景,通過數學模型,考查學生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考查學生利用信息、整合信息、處理數據并且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了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重要作用和應用價值,突出了高考改革中加強應用性的特點。
考查考生的數學閱讀理解能力。如理科第10題以概率為背景,貼近生活,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探究能力,體現了邏輯推理這一核心素養。
據介紹,2022年高考數學全國乙卷特別重視難度和思維的層次性,解題方法的多樣性,給學生提供多種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途徑,體現數學學科的綜合性、創新性,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方法的探究性、創造性,發揮了數學學科高考的選拔性功能。(記者 楊帆)
2022年全國乙卷適用哪些省份?
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肅、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寧夏、新疆、陜西,共12省市區
2022全國乙滿分多少分?
高考科目設置為“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
“3”為語文、數學(分文科數學、理科數學)、外語(含聽力),是考生必考科目;文科綜合(包括政治、歷史、地理)和理科綜合(包括物理、化學、生物),由考生根據本人情況選考其一。
“文科綜合/理科綜合”每科滿分為300分,其他各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滿分為7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