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狼2》成功背后帶來的反思:國產電影保護月該取締 ·
《戰狼2》上映前,今年暑期檔一直被看做近三年來票房成績最差的一屆。7月22日時,今年7月的內地票房還落后去年18億。在僅剩一個周末的情況下,誰能想到7月大盤竟然在《戰狼2》的帶領下實現了反超。
盡管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內地影市的發展就有些停滯不前,但觀眾進影院的次數少了,并不代表市場的潛力就不在了。蟄伏中,內地影市一直在等待那根點燃觀眾熱情的火柴。
2016年暑期檔內地票房124億,2015年暑期檔內地票房156億。在內地影市崛起后,暑期檔和春節檔、國慶檔一直是全年最重要的三個票倉,年冠選手基本被這三個檔期鎖定。其中,暑期檔因為持續時間最長,容錯率也最高,也許前半程表現平平,可能后半程突然就開始發力,特別適合口碑好、后勁足的國產大片創造奇跡。《捉妖記》(怪獸片)、《美人魚》(科幻+喜劇)、《戰狼2》(動作+軍事)都是絕好的例子。
另外,與春節檔、國慶檔一樣,暑期檔在原則上要重點保護國產電影,進口片難以踩線進場,國產片發揮的空間更大。在《戰狼2》上映時,除了一部已經上映了20天的《神偷奶爸3》,再無其他進口片競爭對手。
不但沒有進口片攪局,《戰狼2》所面對的國產片對手也并不算強大。在《戰狼2》之前上映的《繡春刀:修羅戰場》雖然口碑不錯,但因知識分子氣息較濃,加上臨時提檔一個月造成宣傳不足,觀眾滲透力有限,最終只拿到約2.6億的票房,到《戰狼2》上映時早已是強弩之末。
與《戰狼2》同時上映的《建軍大業》因時代背景較久遠、教化意味較濃,再加上啟用小鮮肉演員爭議不斷,票房表現只是維持了該系列的平均水平,未對《戰狼2》造成威脅。在《戰狼2》之后上映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口碑更是慘不忍睹,對比之下,反而激發了觀眾對《戰狼2》的觀影熱情。
今年春節檔后,國產電影一直被進口片吊打。從春節檔至7月13日《悟空傳》上映前,甚至沒有一部國產片染指周票房冠軍。內地觀眾對國產片的需求一直在尋找一個突破口,《悟空傳》6.8億的成績只能算小小地釋放了一下,《戰狼2》才是真正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