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達山頂、滿頭大汗的樣子不應該被嘲笑”——趙佳佳,2008級 現于某政法大學讀書
自從2009年進入衡中,整整三年,我的目標一直是要考名牌大學。但哪個高中標榜的,不是自己的升學率呢?
進入衡中的時候,我的中考成績是全縣前十。在當地念高中是不用花錢的,但我還是自費去了衡中,只是想給自己多一點念好學校的機會。
我應該是天生適應“衡中模式”的人,也很享受長時間心無旁騖、專注地做一件事情的狀態。而衡中,恰恰給了我一個這樣的平臺。
“兩眼一睜 開始競爭”,是貼在我們教室墻外的標語,也是我們每天生活的真實寫照。我們起床后洗漱、整理內務的時間是15分鐘,那會兒我和班上大多數女生一樣,都是短頭發。當時真的是不想在和學習無關的事情上,多耗費一絲一毫的精力,比如:吹頭發。經常洗完頭發,湊合擦一下就去操場跑步了,到冬天的時候,還會有小冰碴兒掛在頭上。
這種“衡中色彩”的事情很多,當時我們也都習以為常。直到進入大學,才知道原來有那么多生活方式可以選擇。
但我一直很感激衡中,也很感激當時努力的自己。因為對我們很多進入衡中的人而言,這是最有把握的一條出路。
我認為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沒有絕對的高下之說,也不能用先進與落后去衡量。就像爬山一樣,有人以超越自我為興奮點,有人以欣賞風景為樂、不一定非想著到達山頂。但是,到達山頂的人滿頭大汗的樣子不應該被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