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競技自從其誕生以來都飽受爭議,也經歷了高潮與低谷。在 2017 年再來回首,可以發現這幾年的電競于之前的區別非常大。為了更好的了解電競這一行業,我們在 TechCrunch 大會中,特意對 LGD 職業電子競技俱樂部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潘婕(RURU)以及兔幾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峰(xixi)進行了采訪,讓我們看看職業戰隊的 CEO 與已經跳出電競圈出來創業的老總對電競什么不一樣的看法。
談到電競就不得不提到在電競還沒有火起來的低谷。RURU 印象最深刻的是 2007-2008 年,那時國家禁止很多電競節目在電視上播。好在后來因為有新的技術(流媒體直播技術)興起,有一些游戲直播平臺出來,賽事才重新進入觀眾眼視線中,導致很多人觀看賽事,越來越火。陳峰也很認同這一看法,他認為技術上的革新帶來電競上的革新最大變化。
大家也都知道,做一個行業久了,再想換行并不容易。但是陳峰顯然是極為特殊的一個,他在電競行業取得了很出色的成績之后,毅然跳出圈子,創業成立了兔幾科技,推出了價格實惠的自行車功率計。鋒觀點問到他為什么會這么做時。陳峰稱,在當時他已經將電競行業內的所有可嘗試的職業都做過了,職業選手、解說、賽事承辦人等等。在 2009 年更是承辦了 WCG 總決賽,規模空前。然后忽然感覺有些失落,自己的人生的第一個五年經歷完,它希望開始了第二個五年換件事做做。
現在他的公司發展很是不錯,但是電競的發展前景顯然更好,很多前職業選手都有些后悔,有很大的心理落差,之前的賽事獎金可能是幾萬塊,現在都是幾千萬。但陳峰也有著自己的看法。他說"前幾年 Ruru 來找過我"你還做解說嗎",我拒絕了。很多人離開行業后,這幾年重新回到舞臺做直播、開淘寶小店,一個月流水賺十幾二十萬還是挺開心的。前陣子某個發布會說"你看我很努力,那是你不知道我野心有多大"。電競人退役或者離開了電競圈,但真正走出電競圈子的人不多。我可能是比較獨特的一個,電競尤其是《魔獸世界》給我帶來的是幾乎領先別人十步百步的多線處理能力。現在共享單車這么火,也許就給了我們新的機會,每一步都是自己決定積累的,只要可以維持邏輯套路,錯過就錯過了,沒準下一個更好。"
不過現在電競行業的火爆,也讓人們對它有了很多質疑,比如選手極高的身價。兩位電競人對此也有著獨特的看法。潘婕(RURU)認為現在電競行業在快速發展,仍處于快速發展初期,規則體系上是不完善的,有很多是電競從業者需要向傳統、成熟的其他行業學習的。很多東西做得不夠專業、不夠規范,不好的現象在這樣的環境下肯定會產生。比如選手在做主播或者主播開淘寶店,他能快速賺錢,很多人一窩蜂上去了。但現在對于每一個電競人來說,開始慢慢接觸電競和傳統行業的結合,大家思維的提升,電競不斷的發展,規則也在不斷的完善,很多人的意識會提升。規則完善的情況下,你所看到的規則會慢慢平衡。
陳峰也很認同這一說法,同時他還認為這與媒體的報道也有關系,從媒體角度更喜歡說和你的常識、社會現象相反的報道,這對于行業本身是有傷害的。并不是只有電子競技中出現這種情況,放大眼光,各行各業都有這樣的情況。而且電競現在越來越趨理性,規則比主觀意愿強烈得多,不打算遵守規則的人,很快被時代和別的人淘汰。辭職退役當主播,日子過得非常差的大有人在。
電競行業的一個問題便在于一款游戲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把一款游戲當成足球、斯諾克,能延續一兩百年。現在大家玩《王者榮耀》、《英雄聯盟》,這些游戲又能火多久。如果有一天沒有人玩這些游戲,該怎么辦?潘婕也有些擔心這問題。不過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很多游戲的壽命超過五年,游戲廠商自身用一切的手段延續游戲的壽命。從俱樂部的角度來講,好的俱樂部背后都是有體系的,俱樂部會評估市場上哪些游戲最火,廠商最看好,最容易商業化。然后會快速通過體系選拔選手,快速把隊伍打造起來進入職業聯賽。《守望先鋒》,便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游戲剛發售不久,就已經有很多戰隊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不管游戲如何更替或者現在火熱的主流游戲有哪些,對于俱樂部來說,這都是有保障的。
陳峰的觀點也非常獨特,他覺得傳統的電子競技應該分為兩個模塊,一是當年的《魔獸爭霸 3》,單兵作戰的方式使得輸了之后挫敗感很強,我們認為那是傳統電競。現在的人更喜歡多人制的游戲,像守望先鋒》、《王者榮耀》、DOTA、LOL。 這些游戲更團隊。 更偏激點可以說像娛樂節目,這些節目需要娛樂成分,才能產出足夠的內容被大家關注。另外電競本身來說,我們對于游戲這個字看的太娛樂,對比賽這兩個字看的太嚴肅,隨著技術的發展,手機移動端比當年 PC 的提升、互聯網的提升,將來比賽越來越輕,人人都能比賽,游戲這件事變得不那么娛樂,它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暫時不用擔心游戲的壽命問題。
在談到,到底什么樣的游戲適合電子競技項目時,兩人表示公平與社交是最重要的兩個點,在公平的基礎上,合理公平的游戲都可以做電競比賽。另外現在是全民比賽的時代,我一個人比賽,我在任意一個場景,網咖、公司都可以形成小型的比賽,比賽就是社交,他并不介意在游戲里是什么等級、什么段位,他不會關注大型比賽是怎樣的,但是他關注身邊好友、公司、公司部門里,我玩得最好。哪怕我玩得不好,但我是最活躍的。這對于行業的發展是個很不錯的、競技說到底是你跟別人比,這是人的本性,人都想贏,都想跟別人比。電子競技會永遠持續下去。
最后一個話題聊到了天賦的問題,現在很多年輕人都開始去打職業。RURU 認為對于一般人而言,打電競的最好年齡段是 16-20 出頭。這個年齡段的人無論是意識還是操作都非常優秀,另外游戲天賦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很好的天賦,就不要去嘗試職業了,這的確是一個拼天賦的行業。陳峰也很認可這一觀點,他說現在他打 war3 的盤數估計都沒超過 10000 把,但是就現在的年齡去進行對戰依舊可以吊打很多高手甚至是一些職業選手。凡是說天賦不重要的人,自身都是非常有天賦的,千萬不要聽這些話,否則大好青春就浪費了。
整個訪談結束之后,鋒觀點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兩位嘉賓對于電競行業的由衷熱愛,即使陳峰已經不在圈里,但聊起各種圈內事依舊如數家珍。電競行業目前的火爆讓眾多資本涌入,但說實話依舊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無論是選手的培養還是俱樂部的規范建立,都需要時間來搭建。當然最想說的還是,沒有天賦的小伙伴們就別做電競夢了,好好學習工作去吧。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