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滴滴投資人人車 網約車+二手車的生態(tài)想怎么玩?
已經許久沒有新聞的滴滴靠投資人人車刷了一下存在感。
網約車新政對北上廣深等城市的人車設置了極高的準入門檻,一方面造成網約車運營的主要城市運力不足,一方面也使低價網約車成為歷史。作為出行服務平臺,滴滴必須拓展新的出行業(yè)務,繼續(xù)給資本市場想象空間。
滴滴出行App已經接入太多網約車之外的出行服務:ofo可以滿足短距離出行需求;公交車幫助用戶查詢公交路線,更重要的目的是推廣滴滴巴士;自駕、包車、代駕,凡是與出行相關的服務,滴滴出行App已經全了。
滴滴還不滿足,在投資人人車之后,后者也將接入滴滴出行App——滴滴連汽車后向交易市場也要涉足,而且滴滴要講一個生態(tài)聯(lián)動的新故事。
當“網約車報廢標準”遇到二手車
二手車業(yè)務對于滴滴來說既是前向市場又是后向市場。
以“網約車 二手”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會發(fā)現(xiàn)有大量帖子在詢問“購買二手車進行網約車運營是否劃算”。
從客觀上講,在誕生之初由于網約車的準入門檻低,吸納了大量社會閑置勞動力進入交通運輸行業(yè),而這些人在開始以網約車作為職業(yè)之前,并沒有自己的私家車。網約車業(yè)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二手車市場的繁榮。
另一方面,在各地細則落地之后,網約車運營車輛的報廢又成為了另一熱門話題。
根據《北京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實施細則》第十六條的規(guī)定,網約車車輛經營許可期限為注冊之日起8年,60萬公里。運營時間到達8年,但行駛里程未達60萬公里的,則強制退出網約車運營,但不對車輛進行報廢處理。
而根據2013年開始執(zhí)行的最新一版《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guī)定》,非營運小微型客車沒有強制報廢年限,超過60萬公里也僅為引導報廢。
這意味著,通過二手車平臺,滴滴將有能力通過二手車平臺為想要進入快車運營的司機提供更為快速的入門車輛,同時也能為想離開平臺的快車司機提供車輛回購服務。
除此之外,與人人車的業(yè)務對接上,還賦予了滴滴平衡車輛需求和司機之間的匹配能力。各地網約車細則落地半年,一些地區(qū)的網約車監(jiān)管細則正在逐漸松綁。其中一些地區(qū)不再要求網約車駕駛員必須持有本地戶口,但對車輛依然有地區(qū)的要求。滴滴可以通過對駕駛員的動態(tài)調配,實現(xiàn)不同城市之間的運力調度。
人人車CEO李健在接受36氪采訪時描繪了滴滴和人人車合作的意義:
在過去,滴滴上面的車源主要是新車為主。我們希望二手車的供給也能加入到這個生態(tài)里去,進一步豐富他的車源選擇,而且以相對更低成本的方式給司機提供選擇,也能幫助把運力成本下降。運力成本下降的時候,司機收入自然就上升了。
簡單說就是,當你想開網約車時,滴滴不僅能幫你獲得客源,連車都幫你搞定,一站式服務幫你賺錢,同時為人人車導流。
滴滴和人人車能不能生態(tài)化反我不知道,但聽起來能畫圓——它是一個生態(tài)閉環(huán)的打開方式,可閉環(huán)是一回事,能讓閉環(huán)運轉起來是另外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