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產業鏈投資機會
對于芯片產業鏈相關的投資機會,中泰證券認為,人工智能的核心在于云智能和端智能,產業機會在于數據分析處理、數據存儲、數據傳輸三個關鍵性環節。云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廣泛應用了,而基于端的提升是全球巨頭必爭的戰略高地。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已經成為數字化信息社會中人的代理,需要往更強大的感知系統、認知系統、安全系統和動力系統發展。除了云端芯片提升之外,基于手機智能終端、傳感器、IOT、存儲器等芯片提升是大勢所趨。
國安君安表示,未來幾年將是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大轉型期,也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攻堅期。隨著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逐步成熟,未來集成電路產業將成為搶占這些新技術領域的戰略制高點,手機、電腦等終端產品也將會越來越智能,這將帶來產業鏈相關公司的戰略性機遇,推薦:長電科技、晶方科技、華天科技、北方華創;受益:紫光國芯、全志科技、盈方微、潤欣科技。
安信證券表示,重申近期兩個新增重點推薦標的:富瀚微(新款芯片產品中已有支持人臉識別、智能編碼等人工智能應用)、浪潮信息(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提供商,目前已具備業界最全AI計算產品線)。
【延伸閱讀】
集成電路國產化蘊含巨大機會 中國芯正冉冉升起
集成電路國產化蘊含巨大機會。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公布數據,我國2016年集成電路進口3425.5億塊,同比增長9.1%;進口金額2270.7億美元,同比下降1.2%。出口集成電路1810.1億塊,同比下降1%;出口金額613.8億美元,同比下降11.1%,進出口貿易逆差高達1656.9億美元,相較于2012年的1386.3億美元上升20%,與其他行業我國制造能力逐步上升,實現國產化替代逆差逐漸減少形成鮮明對比。我國作為全球半導體產品消費大國,但大多依賴進口,表明我國集成電路國產化蘊含巨大機會。
集成電路國產化政策支持不斷加碼,目標明確。2014年國務院發布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隨后國家集成電路領導小組和產業投資基金相繼成立。并且《中國制造2025》、《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網絡安全法》等接連出臺,集成電路國產化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集成電路國產化不僅關乎經濟,更關乎國家安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明確提出,到2020年,集成電路產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步縮小,全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幅增強;《中國制造2025》則提出,2020年中國芯片自給率要達到40%,2025年要達到50%。
AI芯片助力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崛起。目前全球集成電路產業已進入重大調整變革期,人工智能是大勢所趨,AI芯片將會成為未來的主流,而國內相關公司正通過AI芯片助力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崛起。9月3日,華為發布全球首款移動AI芯片,是業界首顆帶有獨立NPU專用硬件處理單元的手機芯片;9月15日,百度和浪潮聯合發布了人工智能ABC一體機,同時發布了基于FPGA的AI云計算加速芯片XPU。而且,首款搭載AI芯片的華為新一代Mate系列產品將于10月16日在德國慕尼黑發布。
布局集成電路國產化主題,搶占戰略制高點。未來幾年將是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大轉型期,也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攻堅期。隨著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逐步成熟,未來集成電路產業將成為搶占這些新技術領域的戰略制高點,手機、電腦等終端產品也將會越來越智能,這將帶來產業鏈相關公司的戰略性機遇,推薦:長電科技、晶方科技、華天科技、北方華創;受益:紫光國芯、全志科技、盈方微、潤欣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