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劉強東見面的頭天,時代周報記者在京東商城上買了兩樣東西,劉強東自述《我的經營模式》(以下簡稱“自述”)和電子產品,以測試它能否限時送達。峰會間隙,劉強東還欣然在這本書的封面內頁簽名。
作為中國最大自營零售商城的掌門人,劉強東的野心早已不在商城,他的產業帝國急劇 膨脹,已橫跨零售、金融、智能硬件和旅游等板塊。
今年42歲的劉強東“好斗”,早年還換來了“價格屠夫”的外號。他頻頻與競爭對手“近身肉搏”,每年的“6·18”和“雙11”成為關乎京東前途的戰役,但劉強東在市場份額上的戰績仍不敵馬云。
京東走得很快,在過去一年,至少有1.691億活躍用戶數在京東上完成交易,這個數字較去年同期的9780萬增長了73%。劉強東視美國亞馬遜為京東的“偶像”,他豪賭的商業模式成為華爾街投資者深信的故事,而京東連年虧損的困局,又讓他飽受投資者苛責。
京東在登上資本快車后,近幾年顯得頗為激進。而劉強東覺得這還不夠,他要繼續鍛造“京東系”資本版圖。
“6·18”大戰 份額不敵對手
時代周報記者觀察到,低調現身論壇的劉強東,一身純黑色西服,白色襯衣,未系領帶,黑皮鞋擦得油亮,額頭上方的卷發已白。
劉強東在參加論壇的時候,京東集團11萬名員工,正緊張備戰今年的“6·18”大搶購,一場由京東發起的關鍵之戰。
在中國電商圈內,劉強東有著霸氣的名聲,不惜與同行淘寶、蘇寧等近身格斗。不過,在劉強東看來,他有霸氣的資本。
截至今年3月底,京東在全國運營209個大型倉庫,6個“亞洲一號”智能物流中心投入使用,倉庫總面積達430萬平方米,若以總建筑面積47萬平方米的央視大樓“大褲衩”打比方,京東的倉儲空間比9個“大褲衩”還大。
截至今年一季度,京東在全國擁有5987個配送站和自提點,覆蓋全國2493個區縣。京東倉儲配送能滿足超過98%的自營商品配送,其中超過88%的訂單可實現當日和次日達配送。
在采訪劉強東前,時代周報記者在京東商城上購買的書和電子產品,測試“211限時達服務”(中午11點前下單,當天送達;晚上11點前下單,隔天上午送達。)結果顯示,上午10點多下單后,當天下午4點多,京東快遞員即將商品送達北京三環旁下榻的酒店。
火熱的六月,中國電商行業的促銷戰狼煙四起。京東的競爭對手—天貓、蘇寧易購等電商巨頭,網易考拉、貝貝網、洋碼頭等新興跨境電商勢力也紛紛加入到戰局中。
京東早做準備,率先出招。5月18日,劉強東高調啟動“6·18品質狂歡節”,請來了格力董明珠、華為消費電子業務主管余承東等多位品牌商站臺助威,并與34個國際大牌、超過400家品牌聯手啟動促銷,全面開花。
阿里和蘇寧也毫不示弱。6月1日,阿里、蘇寧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發布會,請來了國內零售界半壁江山:美的集團方洪波、TCL李東生、聯想集團楊元慶、創維集團楊東文、五糧液董事長劉中國。
隨后的6月8日,劉強東在他的老家宿遷市,露了一把京東自營物流的“新肌肉”—無人機。據京東回復給時代周報記者的函件中指出,當天京東完成了無人機鄉村送貨的試運營,這是京東無人機第一次參與6·18期間的配送服務。
這被外界看來是一場作秀,馬云更是暗諷京東,無人機送貨非腳踏實地之舉,“無人機想想沒問題,最終還是要腳踏實地”。
今年的6·18,劉強東或許要感謝馬化騰,正是因為騰訊為京東創造了流量入口,使得京東訂單量激增,這也充分顯示了移動社交與電商購物融合的巨大威力和潛力。
6月19日,來自京東的戰報顯示,6月1-18日,京東累計下單量超過億單,移動端訂單量占比高達85%,是去年同期的2.2倍,“當日京東新增下單用戶中,來自微信購物和手機QQ購物的新用戶數量是去年同期的2.6倍”。
京東方面給時代周報記者的戰報顯示,6·18期間,3C、家電繼續領跑,手機、數碼、電腦辦公的總銷量突破4000萬件。京東超市、全球購、服飾家居、生鮮、中國特產館等銷售成績都遠超去年同期。
京東并未公布6·18期間的銷售額數據,讓外界難以窺見其廬山真面目。而聲稱追求品質的劉強東,依然未能與“剁手黨”馬云匹敵。
根據權威機構艾瑞咨詢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Q1)中國網購市場中B2C市場交易規模為5716.7億元,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水平。其中,京東在此期間的市場份額首次超過30%,達到31.2%,較2015年Q4的27.1%增長了4.1%。也就是說,還有將近七成的市場規模,掌握在馬云等競爭對手手中。
根據艾瑞的統計,2015年天貓占據B2C市場58%,蘇寧占據3.8%,阿蘇聯盟超過六成的B2C份額,依然占有較大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