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段名為《下一個十年,你會在哪里》的短視頻走紅網(wǎng)絡(luò)。視頻中提到,臺灣大部分剛?cè)肼毜哪贻p人起薪僅為“22k”,字母“k”為“千”的縮寫,“22k”即為2.2萬新臺幣,合人民幣4800元左右。而“22k”其實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剛畢業(yè)的大學(xué)生22歲,假若活到82歲,人生還剩下60年,即21900天左右,也將近“22k”。這樣看來,思考如何發(fā)揮自己剩余人生的最大價值,比糾結(jié)起薪多一點還是少一點似乎更有意義,畢竟“月薪會慢慢增加,但人生剩下的日子卻不會”。
總是抱怨“22k”的薪水太低,卻沒想過剩下不到“22k”的日子里,你要如何設(shè)計自己的人生。“22k”只是你走出學(xué)生時代,成為職場新人的一個“估值”,并不是為你的將來一錘定音。從踏入職場的那一刻起,每一個“新鮮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線,誰笑到最后才會笑得最好。如果你仍舊停滯不前,這“22k”或許才是你人生中最巔峰的時期。
在不到3/4的人生進度條里尋求突破,就要告別怯懦猶豫,想說“要不下一次吧”的時候,換成“這次就試試”。“飛輪效應(yīng)”認(rèn)為,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zhuǎn)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力氣,飛輪才轉(zhuǎn)得越來越快,到達某一臨界點后,你無需再費很大力氣,飛輪依舊會快速且不停轉(zhuǎn)動。同理,踏出舒適圈的第一步會很痛苦,但堅持過了臨界點,就會變得輕松。
用當(dāng)下每一秒的不猶豫,換取未來每一秒的不后悔,人生才能過得淋漓盡致。伏爾泰有句話說得特別好:“生而為人,我們只能仗劍前行,哪怕是死,也要手握武器。”“22k”只是一個開始,重要的是你能否把這個起點當(dāng)作為自己蓄勢的跳板。生活并不是百米沖刺,而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它在意的不是你剛開始就要沖到最前面,而是你能否靠自己的力量和意念,邁過一道道溝壑,戰(zhàn)勝一個個挫折。下一個十年,你想擁有怎樣的人生?下一個十年,你會擁有怎樣的人生?把握當(dāng)下,方能不辜負(fù)、不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