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燴面課是 每周最期待的課程”
“結業生”黃晨同學用文言文來表達吃自己做的燴面的別樣滋味:“少頃,面端來矣,乃色、香、味俱全。此乃一難忘活動也,令吾知何為鄭州燴面,令吾知如何做燴面,且自嘗自為之燴面矣。此為一難忘又喜之下午!”
“燴面課是我每周最期待的課程,它讓我們脫離了平常的課堂模式。”李怡均同學說,他從鄭州燴面大大的碗、筋道的面、濃郁的湯中,看到了鄭州人的大方、熱情、寬厚和俠肝義膽。
段佳蕾同學則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燴面適合河南人的口味,可以考慮加入體現河南人特色的配菜,比如春天可加入槐花。
另外,她還建議建立獨立的燴面管理體系,也就是說要有一個約束、規范燴面制作的管理體系,這樣才有利于燴面的長足發展。
同學們吃到自己做的燴面
希望對更多學生 進行鄉土文化教育
“鄭州燴面”是73中鄉土文化系列校本課程中的一門課程。據了解,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本位、由學校自己確定的課程,它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相對應。
柴陽俠平時比較關注鄭州鄉土文化,有一次她做了個調查問卷,內容涵蓋河南的歷史、民俗、風景、美食等方面,想知道身邊的老師和學生對鄉土文化的了解程度。結果,有48%的學生對河南的歷史、民俗、美食等鄉土文化不了解。
為了對學生進行鄉土文化教育,讓他們了解鄭州的風土人情、保護和傳承鄭州文化,73中開設了燴面課程。
隨著燴面課的“走紅”,也有人問:73中會不會開設胡辣湯、小籠包等其他飲食文化課程?
柴陽俠表示,還沒有具體打算。不過,目前燴面課“結業”的班級有5個,學校打算將這門課擴展到更多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