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運營校車不一定符合實際
對于在山區開展校車服務,南安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認為,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并不一定符合實際。
除了生源少且分散,耗費成本大等經濟因素,該負責人表示,校車行駛山路,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無形中增加了學生上下學的風險性,“最主要的還是怕出事故”。
該負責人說,近年來,由于撤點并校,不少農村學生,都來到中心校區上學,也確實帶來上下學接送難題,“從教育的角度,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家長盡量自己接送孩子,讓孩子感受實際的關懷”。
泉州交通部門有關人士也表示,要通行校車,路況也是一大關鍵,行車公路至少是等級公路,公路的安保設施也很重要,“并不是什么路都適合校車走的”。
不僅是部門,包括黃崎塤等人,對于山區校車市場也很謹慎,他不支持為了發展校車而發展的思路,“走山路本身風險就大,一旦出事,這個責任恐怕誰也擔不起”。
民營校車公司該不該補貼
記者從泉州市教育局了解到,其實,針對學校購置或更換校車,省、市、縣三級財政,其實一直都有補貼。僅泉州市一級,2013、2014年兩年,就曾下撥493萬元,今年還下撥了109.5萬元,用于補貼購置校車的學校。
不過,相較于學校,校車公司的處境,則有些不同。南安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坦言,目前對于校車公司購車,南安市暫無補貼,而在晉江市,從去年8月開始,也不再補助購買國標校車,轉為對學生的乘車成本進行補助。
黃崎塤對于無補貼一事一直耿耿于懷,目前公司購置的校車,都是幾名合伙人共同出資,一部校車動輒20來萬,想要收回成本,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運營公司的過程中,也在資金一環遇到重重困難。
南安市教育局有關人士分析,對于校車公司是否補貼,其實也是一種選擇。校車公司作為民辦企業,根據市場規律需要自負盈虧,假如財政予以補貼,這一塊補貼,目的也肯定是減少學生乘車的費用,即會限制校車公司的收費水平。而不予以補貼,則校車公司收費完全依托市場規律,校車公司自主核算成本而后定價,“對于校車公司來說,后一種方式彈性更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