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26福建省米其林指南將在廈重磅發布。這場國際餐飲界的盛事,將讓全球目光再次聚焦“海上花園”廈門與米其林的美味邂逅。
除了星級盛宴的舌尖誘惑以外,走過125年發展歷程的米其林榜單背后還藏著文化密碼。今日,本報特別推出專題,為您揭開米其林指南一百多年來長盛不衰的秘密。
一份吃貨指南
已有125年歷史,全球總銷量超過3000萬冊
1900年巴黎萬國博覽會上,汽車還是稀罕物,米其林兄弟盯著自家輪胎想出了一條促銷妙計:他們編了本自駕旅行指南——把地圖、加油站、修車廠、旅館和餐廳信息全打包,提供給車主。
誰能想到,這本伴隨著“輪胎人”必比登誕生的工具書,后來竟成了風靡世界的“美食指南”。從1900年在法國誕生至今,米其林指南已經走過125年,它深受全球消費者的喜愛,其總銷量超過了3000萬冊,覆蓋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8年12月2日,首本香港澳門米其林指南出版;2016年9月21日,發布首版上海米其林指南;2018年3月14日,發布首版臺北米其林指南……2024年12月3日,首版福建省米其林指南在廈門發布,向世界推薦了廈門、福州和泉州三地共69家餐廳,其中包括5家米其林一星、47家必比登推介以及17家米其林指南入選餐廳。廈門成為米其林指南在內地舉辦榜單發布會的第6個城市,共有3家餐廳獲評米其林一星。
一群美食密探
不亮身份味覺出眾,吃遍世界美食就是他們的工作
米其林指南享譽全球,它的成功與其嚴格的標準是分不開的,而維持這一嚴格標準的基礎就是一支來自全球的“米其林密探”團隊——米其林評審員。自1933年誕生以來,他們的身份就是頂級機密,連米其林高管都不知道傳說中的“美食密探”具體有哪些人。
米其林評審員的工作羨煞旁人。作為米其林指南的全職職員,他們經常外出用餐,豐富的餐飲經驗讓他們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最佳的餐飲建議。不過,想當“米其林密探”可不容易:他們大多是餐飲及酒店領域的專業人才,此外,擁有豐富的旅游經驗,味覺出眾,深諳當地飲食文化。他們匿名出行,自己買單、不亮身份、不公開記筆記,像普通食客一樣訂位用餐。在福建,他們可能是廈門海鮮排檔里品醬油水的旅人,也可能是泉州古厝里嘗姜母鴨的食客,他們悄悄品鑒食材、廚藝、口味,最后通過“星級會議”定榜單,全程不透露身份。
今天在廈發布的福建省米其林指南會推薦哪些廈門餐廳呢?這個無法預判,因為只要符合米其林指南全球統一的評審標準,廈門任何一家餐館都有可能被指南推薦。
一批專屬符號
星星、必比登娃娃、餐盤、綠星各有玄機
代表出類拔萃餐廳的星星,代表物超所值餐廳的必比登娃娃,代表美味佳肴的叉子和湯匙……在米其林的世界里,幾個小符號就是吃貨的“尋寶指南”,每一個都藏著專屬含義,每一個都有故事。
其中以“星星”最為耀眼。“星星”于20世紀30年代誕生,星級的多少代表米其林指南對其的推薦程度:米其林一星是“優質烹調,不妨一試”,米其林二星代表“烹調出色,不容錯過”,米其林三星則世界罕有,代表“卓越的烹調,值得專程造訪”。
接地氣的“必比登推介”則以必比登娃娃符號聞名,榜單于1997年正式設立,“必比登”專找不起眼的小店,主打物超所值的美味,提供更親民的選擇,讓普通人也能解鎖米其林美味。
除米其林星級和必比登推介餐廳外,還有一批餐廳同樣由評審員精選出來,錄入指南——它們便是米其林指南入選餐廳:新鮮食材+扎實廚藝,讓食客點菜不“踩雷”,2021年,“米其林餐盤獎”陸續更名為“米其林指南入選餐廳”。米其林星級、必比登推介與米其林指南入選餐廳共同組成了一個多樣化的榜單。
2020年,米其林指南在法國首次設立“綠星獎”,旨在褒獎推動可持續餐飲的模范餐廳。米其林綠星是一個標識、一種徽章,用以表明哪些餐廳處于更可持續的美食探索前沿。
米其林服務獎和年輕廚師獎,褒獎當地餐飲行業的杰出人士。米其林年輕廚師獎用以獎勵過去12個月內,表現出色的年輕主廚,在亞洲獲得該獎的廚師年齡為36歲以下。
今年新增的米其林指南導師廚師獎,則旨在表彰那些不僅在烹飪技藝上成就卓越,更以自身的經驗與精神影響、培養新一代廚師的杰出人物。
一套考核標準
星級不是“終身制”,每年都要根據五個標準重新考核
入選米其林指南不是一勞永逸,每年都要接受重新考核。米其林指南每年修訂更新,評級動態調整,去年上榜不代表今年穩了,做得不好就可能被摘星。
考核根據的是五個標準:盤中食材、烹飪技巧、口味的融合、菜肴所展示的創意、菜品的持續穩定性。這套米其林全球統一的考核標準,保證了無論在巴黎、上海還是廈門,食客吃到的米其林餐廳都有一致的高品質。
去年,廈門共有3家餐廳獲評米其林一星,26家餐廳躋身福建省必比登推介榜單。2026福建省米其林指南即將發布,哪些餐廳能留名、哪些能升級,全靠這套標準來衡量。
(文/廈門日報記者 沈彥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