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21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通訊員 梁白瑜 楊繼泉)20日,金馬臺澎兩岸交流協會執行會長李正圻一行到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參訪,捐贈清朝玉鐲、臺灣少數民族手工錢包、勛章等19件家書家藏。

臺胞成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博物館之友”
臺胞林初美將傳家寶—— 一枚玉鐲捐贈給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這枚玉鐲隨曾祖母從大陸到臺灣,后來送給出生在臺灣的祖母,是我們家傳承四代、聯結兩岸的‘情感信物’。”林初美說,把它捐給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這里是曾祖母的祖籍地。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副館長王舜志表示,本次捐贈的物品既有祖輩跨越海峽的老照片,也有承載著民俗記憶的老物件,更有記錄兩岸往來的紀念物品等。這些物件沒有昂貴的價值,卻滿是真情誼,不僅豐富了博物館的館藏,更成為連接兩岸情感的鮮活紐帶。
當天,還有30位臺胞成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博物館之友”,持續壯大“博物館之友”的隊伍,讓博物館的文化影響透過“熟人分享”的方式,跨越海峽,讓“兩岸一家親”的故事越講越親、越傳越遠。
據介紹,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始終致力于兩岸交流、溝通與合作,匯聚而來越來越多的兩岸同胞,共同構成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從臺胞捐贈的6000余件藏品共筑“血脈記憶”,到兩岸宗親借族譜對接實現“尋根認祖”;從臺胞“終身志工”深耕文物征集一線,到兩岸學者共研文化淵源,每一次“博物館之友”的擴容,都是兩岸文化認同的生動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