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詩有畫有遠方”的向往之城
——專訪中共泉州市豐澤區委書記高金全
文|《海峽通訊》記者 吳載文 劉玉其


泉州市豐澤區整合全域資源,從多元活動矩陣到煥新游玩場景,從科技賦能體驗到消費福利加碼,全方位點燃市民游客假日熱情,交出“晝夜皆精彩、古今相輝映”的文旅答卷。今年國慶中秋假期,豐澤區共接待旅游人數132.73萬人次,同比增長22.1%;實現旅游收入15.99億元,同比增長11.9%。豐澤文旅持續增長的流量密碼及發展目標是什么?近日,本刊記者專訪了中共泉州市豐澤區委書記高金全。

高金全(左二)調研豐澤區非遺傳承保護工作。
布局新賽道
《海峽通訊》記者:國慶中秋假期,豐澤區的游客量和旅游收入“雙豐收”。請您介紹豐澤區文旅快速發展的實踐和經驗。
高金全:近年來,豐澤區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實施“文旅+”專項行動,布局夜間經濟、影視產業等新賽道,全力打造“有家有業有同行、有詩有畫有遠方”的向往之城。
建立一批好機制。文旅融合發展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工程,需要多領域協同發力、整體推進。我們堅持全區“一盤棋”統籌,構建“1+1+9”指揮體系,分別成立全區文旅經濟發展指揮部、蟳埔民俗文化村保護提升指揮部,9個街道下設文旅專班,實行“紅黃綠”亮燈督辦機制,上下聯動推動決策快執行、問題快解決。同時,發揮轄區駐區單位的優勢,成立文體旅、媒體等12個紅色矩陣,發動600多個矩陣成員單位成為豐澤“推介官”“代言人”,為豐澤打響名氣、引來人氣。
打造一批好IP。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重要名片。我們深挖世遺文化、海絲文化、閩南文化,重點培育“簪花圍、南少林、南武當”三大文旅IP,加強活態傳承和國際化傳播。在蟳埔,圍繞做好“一條街、一桌菜、一臺戲”,實施“十大提升工程”、打造“八大體驗”,市場化授權推廣“簪花筵”“蟳埔一臺戲”,讓“簪花圍”從單一IP向多元業態融合破圈升級,成為可佩戴、可品嘗、可體驗、可傳播的文化載體,可謂一朵簪花熱,滿城“繁花”開。兩年來,近2000萬人次“游蟳埔、戴簪花、美自己”,拉動消費超50億元,實現從“網紅流量”到“經濟增量”轉化。
發展一批好業態。文旅“一業興百業旺”。我們把文旅打造成拉動有效投資、拓展產業空間的新增長點,騰挪金鳳嶼、后渚、后埔等7800多畝土地空間,落地市井十洲城、世界閩南文化博覽園等大型文旅項目147個,總投資825.4億元。大力發展“文旅+影視”,全市率先出臺影視扶持政策,打造首個影視文化產業園,集聚全市60%的持證影視企業,微短劇產量與質量全省領先,規上文化企業營收增速全市第一。打造全長6公里的濱海浪漫線,串聯2處世遺點和7個景點、夜市,策劃推出“這Young的豐澤”系列活動350多場次,今年來濱海浪漫線夜經濟點累計吸引人流794萬人次,拉動消費超13億元,成為擴內需、促消費的重要引擎。
補齊一批好配套。好環境、好體驗,才能帶來城市文旅“好口碑”。我們從游客關注的住宿、餐飲、出行、旅拍等入手,逐一補齊短板。2023年開始實施酒店住宿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兩年來新增高端酒店、精品民宿40多家,床位5000多張,年底酒店住宿業市場主體將超160家,床位數將超2萬張。實施交通出行、規范停車、旅游公廁、景區標識、咨詢講解、市場環境等六大提升工程,開通濱海浪漫線“愛美蟳埔號”公交專線,引進“蟳游小白”觀光車,組織1000多名教師、大學生等擔任志愿者,在節假日提供專業講解和文明引導。成立餐飲、旅拍、簪花圍協會,加強文旅市場規范引導和監管執法,設立節假日駐點投訴處置專班,用真誠服務贏得游客的好評。
展現新魅力
《海峽通訊》記者:豐澤區文旅發展有何特點和優勢?
高金全:豐澤寓意著豐饒之地、恩澤于民,這里不僅有“詩和遠方”,還有“星辰與大海”。
豐澤底蘊深厚,潮涌著千年海絲。作為泉州這座世遺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豐澤坐擁4處世界文化遺產點、56處市級以上文保單位、33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轄區后渚港是宋元時期“東方第一大港”古刺桐港的核心區。數不盡的世遺文化、海絲文化、閩南文化等珍貴歷史遺產,不僅繪就了豐澤獨特的文化圖景,更為我們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底氣。
豐澤風光秀麗,融匯著山韻海律。豐澤是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背靠清源山、面朝泉州灣,終年溫暖濕潤、四季如春。全區擁有4家A級旅游景區,21公里的海岸線、22.5公里的山線景觀,“半城山半城水”的地理環境,串起了清源山、大坪山、桃花山、森林公園等自然生態和環晉江、洛陽江、泉州灣的濱海浪漫線。清源山上觀日出、晉江橋旁賞夕陽、蟳埔村里簪花圍、真武廟前祈福運、南少林內悟禪武,總有一種體驗能打動游客。
豐澤風華正茂,澎湃著青春活力。豐澤是泉州的城市新區,也是城市核心區。我們舉全區之力更新10大片區,打造10大產業社區,繁榮10大消費商圈。這里“夜夜有活動、天天有精彩”,游客可以日訪世遺、夜游新潮,體驗古韻與現代交融、煙火與詩意共生、市井與藝術并存的城市魅力。正是這樣時尚、青春、活力、開放、包容的都市人文環境,開啟了豐澤文旅高質量發展的黃金賽道。
打造新“四樣”
《海峽通訊》記者:豐澤把好風景轉化為新動能,為文旅經濟注入了澎湃活力。下一步,豐澤區將如何加速推動文旅發展?
高金全:接下來,豐澤將著力打造文旅新“四樣”,通過資源活化利用、品牌內涵提升、產品服務創新,持續推動文旅產業煥發“新氣象”,實現從“流量”到“留量”、從“網紅”到“長紅”的深度轉變。
打造全域游的文旅新品牌。聚力建設世界海絲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核心節點,深挖全域文旅資源,發揮“簪花圍、南少林、南武當”三大文旅IP輻射帶動效應,升級打造一大主題旅游線路(濱海浪漫線)、三大文商旅融合街區(蟳埔、真武廟、文武坊)、八大夜經濟消費集聚區(東區野灘、上岸Sealand松弛集市、蟳埔簪花里市集、城東夜市、泰禾夜市、領SHOW天地市集、文武市集、鹿嶼夜市),延伸文、商、體、旅、漁消費鏈,將各類景區景點串點成線,形成全季全域游新格局。
打造多元化的文旅新產品。深入探索“文旅+百業”“百業+文旅”的新模式,大力培育“文旅+影視”“文旅+夜經濟”“文旅+演藝”“文旅+非遺”“文旅+賽事”等多元化業態,持續推出“浪漫簪花游”“活力賽事夜”“暖心暢享玩”“花Young開學季”等多元化產品,打造“最美簪花小鎮”、微短劇創作中心、夜經濟集聚區等多元化陣地,滿足海內外游客的多樣化需求。
打造國際化的文旅新地標。初步謀劃“十五五”期間文旅項目28個、總投資397億元,圍繞開發一批海洋文化全域游、非遺深度游新項目,重點建設金鳳嶼國際旅游島、國際游艇社區、市井十洲城、世界閩南文化博覽園、海上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泉州美術館等重大文旅項目,建成集文化展示、研學、體驗、消費為一體的國際化文化交流中心,形成世界知名文化旅游新地標。
打造沉浸式的文旅新體驗。“一桌菜”——結合泉州成功創建“世界美食之都”,持續推進“簪花筵”授權推廣,深化“一菜一故事”“一品一文化”,通過美食展現泉州的世遺魅力、海絲記憶與閩南風情。“一主題”——持續深化“這Young的豐澤”活動主題,不斷推出“這Young玩、這Young吃、這Young游、這Young娛、這Young購”等各類沉浸式、互動式的主題活動。“一部劇”——持續發力微短劇新賽道,實施“跟著微短劇游豐澤”創作計劃,用微短劇講好泉州故事、豐澤故事,讓游客在指尖沉浸式追劇、打卡式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