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蓮前街道何厝社區村志編纂工作在何厝東澳民俗文化園正式啟動。
何厝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何建和介紹,在舊村改造即將收官的關鍵節點,他們通過編纂村志,對社區歷史文化進行一次系統梳理與深度挖掘,讓老一輩能夠重溫記憶、找到歸屬,讓年輕人能夠了解歷史、汲取力量,讓后代子孫能夠銘記鄉愁、傳承薪火。
昨日啟動儀式現場還來了一位特殊嘉賓——68歲的金門宗親代表何志棟。他以村志編纂小組成員的身份參加活動,成為村志編纂的一大亮點——兩岸何氏宗親共同參與村志編纂。金門何厝與蓮前何厝同宗同名,同根同源,何厝的歷史鐫刻著跨越海峽的文化基因。何厝社區理事會會長何進輝介紹,本次村志編纂團隊共有3名金門何氏宗親。他們將為村志補充兩岸共通的祖訓、共同傳承的習俗、宗親交往故事等素材,讓廈門何厝的歷史文化更具完整性與深度。
“我們已經發動金門鄉親收集資料。”現場,何志棟不時用手機拍下啟動儀式的畫面。每隔一兩個月,他和金門鄉親都要來何厝社區交流互動,“我們就是一家人,來到這里非常親切。”他還特別提到,從他們隔壁村的海邊就能看到廈金大橋(廈門段)的建設現場,以后兩岸家人交往更方便了。
此外,廈門大學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也加入編纂團隊。社區希望借助高校的專業力量,讓村志更具權威性、更有學術價值。
(廈門日報記者 吳燕如 通訊員 何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