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是水利工作的生命線。近日,永春縣水利局接連查處兩起水利工程安全生產違規案件,以“零容忍”態度壓實各方責任,強化水利工程安全生產監管,讓水利工程的每一個崗位都成為一道堅固的安全防線。
特種作業無證上崗是安全生產領域的重大隱患,極易引發安全事故。在永春縣呈祥珩坂水庫施工現場,縣水利局開展水利工程安全生產專項檢查時,發現施工單位的電焊作業人員在未取得有效特種作業操作證(電焊工證)的情況下,違規從事混凝土攪拌站鋼架焊接作業。
執法人員當即責令其停止違規作業,在現場固定相關證據,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相關規定,依法對無證違規操作的電焊作業人員處以罰款,以嚴厲執法及時消除安全隱患,讓“無證上崗”付出了真金白銀的代價,有效規范了水利工程特種作業行為。
在桂洋鎮暗坑水庫施工現場,另一場關于“責任”的較量正在上演。右岸邊坡剛剛完成開挖,土石松動,風險未知。施工單位卻無視批復的專項施工方案,強令作業人員冒險進行大壩壩基澆筑,現場安全員也未及時對這明顯的違規行為進行制止,放任風險滋生。
對此,永春縣水利局果斷采取“雙罰制”處理方式,責令項目部立刻停工整改,并依法對項目經理及現場安全員處以罰款。這種“雙罰制”模式,精準穿透了以往“企業受罰、個人無責”的責任壁壘,有效警示水利工程各崗位人員,讓“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安全員必須敢擔當”成為崗位信條,推動安全責任鏈條環環相扣、層層落實。
“罰企業,有時會變成‘集體買單’,教訓不痛不癢。只有將責任直接落實到發出指令的經理和失職的安全員身上,才能產生最直接的震懾。”永春縣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下一步,該局將持續保持高壓嚴管態勢,聚焦水庫工程、在建水利項目、特種作業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用更嚴的標準、更實的舉措,全力筑牢安全生產的“銅墻鐵壁”,讓水利高質量發展在安全的基石上行穩致遠。(林景順 劉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