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2025中國文學盛典·兒童文學獎之夜”在湖南長沙舉行。福建省作協副主席、晉江東石籍作家蔡崇達憑借兒童文學作品《我人生最開始的好朋友》,獲頒第十二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小說獎)。
“書寫有愛生靈,珍藏溫暖故鄉,打開了一個與動物為友的奇妙世界。小說懷抱童心,篤信美善,以生命初成的微光,照亮人生的漫漫征途。”現場,主辦方給予《我人生最開始的好朋友》如是授獎詞。
《我人生最開始的好朋友》是蔡崇達創作的長篇兒童小說,首發于《人民文學》2024年第11期。這是一篇談心互訴般的小說,以蔡崇達家鄉晉江東石鎮為背景,講述了小男孩“黑狗達”在外婆離世后,與動物朋友相互陪伴、共同成長的溫暖故事。2025年7月,該作品獲評第十二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2025中國文學盛典·兒童文學獎之夜”由中國作家協會與湖南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本次盛典,為獲得第十二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的詩歌、科幻文學、兒童繪本、小說等六大類共18部(篇)獲獎作品頒獎。
值得一提的是,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與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并列為中國作協四大全國性文學獎項,是中國兒童文學最高榮譽。
現場,蔡崇達作為獲獎代表致答謝詞,并分享了自己的創作故事。
“感謝這份以兒童和文學的名義送出的禮物,讓我更加確信人和人之間、人和世界之間,從來就是相互饋贈的關系。我寫這本書,也是想轉送我從這世界收到的禮物。”蔡崇達在致辭時說,在他小時候感覺孤獨時,阿太帶他認識了鴨子、小雞、小狗等許多小動物,在和小動物相處中,他感知到了世界滿滿的陪伴,“我想把這樣的世界告訴給所有的孩子。”
盛典現場,播放了蔡崇達在家鄉晉江東石鎮和上海兩地拍攝的小說創作故事短片。
“我寫《皮囊》《命運》《草民》,其實是在給故鄉寫‘求救信’。信里只有三句話,無法回到家鄉,又無法抵達遠方,我還能怎么活。”短片中,蔡崇達如是說,這些年,他離家、返鄉、又再離家,終于明白所謂歸家,不是回到地理,是回到那些托舉過你的人與物的身邊,“每寫下一次故鄉,就是一次‘借命’。”
蔡崇達介紹,《我人生最開始的好朋友》的創作,始于蔡崇達女兒希望他寫一本大朋友、小朋友都可以讀的書。書中的插畫則由其女兒完成。通過這本書,他將自己對世界的理解、對生命的感悟,用柔軟的方式傳遞出來,希望陪女兒穿越所有的孤獨。
蔡崇達坦言,他的文字總是圍繞著故鄉,但這一次的文字不是凝重,而是明亮。書中,他回到了童年的路,遇到了“最開始”的好朋友,這些小動物陪伴他走過一程又一程,并教會他,告別不是愛的終點,而是愛的另一種開始。
在蔡崇達看來,兒童文學是復雜且重要的文學形式,必須用最簡練的語言觸及最根本的命題,用兒童讀得懂且喜歡讀的語言,帶兒童感知內心世界,鏈接外部世界。雖然《我人生最開始的好朋友》是一部兒童文學作品,但它觸達生老病死等人生命題,介入兒童生命教育。“這世間總有些存在,教會我們愛與被愛。”蔡崇達說。 (記者 許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