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15日訊(閩南網記者 肖曉錦 通訊員 姚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自古提倡閱讀,講究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傳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國人民自信自強的品格。”
“全民閱讀”已連續12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寫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當書香與地域文脈相遇,將孕育出獨屬于一座城的文化脈動。在福建泉州洛江,這份脈動正愈發強勁,從特色品牌打造到全域陣地覆蓋,從多元活動開展到文化氛圍浸潤,書香早已超越紙張,成為這座城市鮮明的文化標識,為強區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品牌打造有特色 書香傳遞“洛江味”
“洛陽橋的首創技術有哪些?”“仙公山又叫什么山?”近日,一場由中共泉州市洛江區委宣傳部、閩南網聯合開展的泉州市洛江區第四屆全民讀書月詩詞競答線上活動一經上線,迅速“霸屏”市民朋友圈。答題頁面里,一道道融入世遺之城與洛江“四名文化”(名山、名橋、名人、名傳說)的題目,吸引5萬余人次參與。
此次詩詞競答活動的火熱,正是洛江書香文化品牌影響力的縮影。近年來,洛江區深入推進“書香洛江”全民閱讀工作,精心打造“閱讀‘悅’美好 書香滿洛江”“洛”地書聲,“悅”讀美好等特色閱讀品牌,讓閱讀與本土文化深度交融,走出了一條有“洛江特色”的書香建設之路。
在品牌設計上,“洛江元素”貫穿始終。“洛”地書聲,“悅”讀美好聚焦閱讀推廣,邀請名家名師,分享閱讀故事、閱讀方法和閱讀心得,以小視頻、文字形式呈現,既為“書香洛江”營造濃厚氛圍,也讓閱讀力量傳遞到洛江每個角落;“洛地有聲”則用通俗語言解讀理論知識,將政策與民生緊密結合,讓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持續深化“讀洛江、愛洛江”的文化情懷。
陣地全域覆蓋 閱讀觸手可及
線上活動熱度不減,線下閱讀陣地同樣“遍地開花”,為市民織就了一張便捷、多元的閱讀網絡。
走進洛江區圖書館,智能借閱機前不時有市民操作借書,幼兒繪本閱覽區里孩子們正沉浸在奇妙的繪本世界;在羅溪鎮雙溪村農家書屋,洛江區結合僑鄉特色創新打造“僑言僑語”閱讀項目,不僅上架僑史文獻、僑胞傳記等特色書籍,還陳列僑批原件、僑胞創業傳記、僑鄉變遷影像等資料,構建起僑胞與本土文化共生共融的新平臺,為新時代僑鄉文化傳承與交流提供了鮮活樣本。
據悉,洛江區已建成農家書屋、社區圖書室86家,實現村(社區)全覆蓋;洛江區圖書館與基層站所建立“總分館”體制,建成分館6個,再加上景區贈閱點、社區有聲閱讀墻,一張閱讀網絡已在洛江城鄉鋪開,讓市民隨時隨地都能享受閱讀樂趣。
今年來,結合“文潤萬家”進小區活動,洛江區還在多個小區建設有聲閱讀墻,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靈活的“悅”聽服務,讓閱讀突破形式與空間限制。
書香賦能強區建設 活力持續迸發
從線上詩詞競答的全民參與,到線下閱讀陣地的便捷服務,洛江書香文化建設正以多元形式滲透到每個角落,而校園、社區、家庭聯動開展的閱讀活動,更讓書香氛圍愈發濃厚,成為激活文化活力的重要引擎。
今年4月世界讀書日期間,洛江區各校通過舉辦詩詞大會、親子誦讀、征文比賽等創新形式,將傳統文化、家校協同與趣味實踐深度融合,激發師生閱讀熱情營造“人人樂讀 處處書香”的文化氛圍。
其中,洛江區實驗幼兒園深挖洛江地域文化,開展第一屆讀書節活動,以“行走的閱讀”為核心,通過“尋跡-閱文-聽史-識城”四維路徑,開展尋洛江印記、閱洛江人文、聽洛江故事、制洛江名片等系列活動,在世界讀書日當天又以“浸潤式游園”,將文化傳承與孩子們發展深度聯結,邀請孩子們赴一場春日“趣”讀。
洛江區第五實驗小學舉辦第二屆詩詞大會,全校6個年段24名“詩詞小達人”以詩為劍、以詞作甲,分低段、高段兩場展開巔峰對決。
雙陽中心幼兒園陽江園區結合區級課題開展“‘悅’玩繪本‘童’成長”第五屆讀書節活動,孩子們一起尋找好玩的繪本,從繪本中挖掘繪本角色、情節等元素,設計一個個好玩的游戲,在游戲中體驗繪本故事情節,豐富閱讀經驗、獲得成長體驗,感受繪本美妙。
漫步洛江,無論是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閱讀陣地,還是四季不斷、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都在無聲訴說著書香與城市的深度交融。這份浸潤人心的書香氣,不僅讓洛江更有文化溫度、更具歷史底蘊,更成為區域文化強區建設的堅實支撐——它讓居民在閱讀中收獲知識,在文化熏陶中增強歸屬感與幸福感,共同共享著這座城市的文化發展成果,也讓洛江的文化魅力在書香中不斷綻放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