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泉州市第一醫院和洛江區醫院緊密型醫聯體建設的逐步加深,洛江區醫院不斷發展醫療新技術、新項目,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和服務。
服務“貼心” 溫暖“民心”
骨折經皮微創治療、髖關節置換、膝關節置換等是洛江區醫院與泉州市第一醫院開展協作后引入的新技術。在洛江區醫院骨科病房內,醫生詳細察看患者林阿婆術后的身體狀況、恢復情況,叮囑她定期做好復健。
據悉,患者林阿婆今年76歲,6月1日因摔倒致右髖部腫痛、活動受限2天主訴入院,入院檢查后診斷為右股骨頸骨折,須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
老年人髖部骨折是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如不盡早手術治療,將無法再站立行走。為了讓林阿婆盡快擺脫痛苦,重新站立行走,經患者家屬同意后,6月3日,在泉州市第一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黃燦陽的主刀下和洛江區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杜榮水、主治醫師林藝容的配合下,患者右髖關節置換手術取得圓滿成功,術后病情恢復順利。
區醫院醫護人員的精心的診療及暖心服務令患者及患者家屬感動不已。“醫生護士很好,每天早上下午都來關心我們,給我老媽量血壓、量體溫、指導功能鍛煉,我們覺得很滿意。這次在區醫院治療下來,我真的覺得很佩服,星期三手術,星期四早上醫生幫她換藥,星期四下午就下床,星期五早上就可以在病房來回走兩趟,現在正漸漸恢復中。”患者林讓女兒杜女士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為了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國家積極推進醫療體制改革,洛江區醫院力促醫保政策落實到位,真正惠及民生。
報銷比例高 服務同樣好
在區醫院治療的林阿婆,享受了三甲醫院優質的醫療服務的同時,也享受了基層衛生機構更高的報銷比例,報銷比例到達90%,大大減少了醫療費用支出。以全髖關節置換術為例,在總費用3.8萬元的情況下,病人自費0.38萬元即可在區醫院進行該項手術治療,在三甲醫院做同樣手術,病人總費用4.9萬元,需自費1.8萬元。辦理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特殊病種的患者,在區醫院治療也可享受無門檻報銷。
“因為我們是打工的,今年又遇到疫情,要找個工作賺點錢很難,又遇上我媽生病,在這里治療比大醫院優惠很多,減輕了我們的經濟負擔。”杜女士表示。
此外,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后,泉州市第一醫院目前共下派14個專業的專家下沉到區醫院開展工作,這些專家多數具有高級職稱,他們下沉到區醫院開展工作,短時間內就顯著提高區醫院的診療服務能力,滿足廣大群眾的就醫需求,精準服務基層群眾。
“我們區醫院原來是總共有內外婦兒骨五個專業科室,第一醫院根據我們的需求下派了不同專科的醫生,比如內科的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科等,使得慢病的病人在我們這邊就醫更有針對性。”洛江區醫院院長吳海云介紹道。
下階段,洛江區醫院將持續深化緊密型醫聯體建設,不斷提升服務能力,繼續發展醫療新技術、新項目,為群眾提供更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