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29日訊(通訊員 董敬太 劉曉丹 閩南網記者 柯嘉進)“專題進修班雖然成立的是臨時黨支部,但卻是一面鮮紅的旗幟,發揮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臨時黨支部的監督管理,讓我們時刻沉浸在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集體學習氛圍中,有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擔當作為的使命感。”……近日,在福建省委黨校第14期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政治能力提升專題進修班舉行的學習研討會上,學員們紛紛表示要在臨時黨支部的帶領下,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學習培訓中,加滿油、充滿電,扣好人生的每一??圩?,努力為推進縣域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開學第一天,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省委黨校校長苗延紅為全體學員上了第一課,校領導第一時間對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進行導學。當天課后,學員們就聚精會神逐字逐句進行研讀熱議,對如何發揮臨時黨支部的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把握;對自覺將臨時黨支部建設成為學員管理的重要抓手和高質量培訓的組織保證,有了更加堅定的信心和決心。
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的組織。專題進修班深入傳承弘揚黨的優良傳統,選配政治素質硬、服務熱情高的學員組成支委班子,形成“支部+支委+小組”工作機制,吹響了政治引領、思想引領的集結號,讓學員在黨校學習期間有了歸屬感、增添了凝聚力。
——立足“學”,培育學習共同體。臨時黨支部緊扣時代主題,組織全體學員集中收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汲取奮進力量;深入福州市晉安區開展現場教學,實地參觀福州“3820”戰略工程成就展,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創造的寶貴思想財富、精神財富和實踐成果;聚焦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實踐,赴三明市開展異地教學,在閩山閩水物華新中循足跡、悟思想、鑄忠魂、擔使命。在臨時支部的帶領下,學員們將提升理想信念、夯實理論根基與思考實際問題、破解發展難題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筑牢了信仰之基、補足了精神之鈣、把穩了思想之舵。
——聚焦“踐”,鍛造實踐新舞臺。臨時黨支部積極發揮促學、導學、助學的作用,圍繞學深悟透黨的創新理論主線,結合專家教授輔導授課、案例教學,開展學員微課堂、研討交流、情景模擬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員之間充分分享學習成果、交流發展經驗,實現“一人講、眾人學、共同悟”,促進了教學相長、學學相長;臨時黨支部還針對教學重點和學員關注焦點,精心組織拓展“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等活動,鼓勵學員暢所欲言、交流思想、分享心得,在深入探討、釋疑解惑中共同攀登理論高峰,為學員能力素質提升“加油聚能”。
——把握“嚴”,錘煉作風大熔爐。臨時黨支部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嚴格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認真組織廉政警示教育、黨性分析會,全面落實“三率”,模范遵守校規校紀。同時,嚴肅學風學紀,主動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談心談話,引導學員端正學習態度,正確處理工學矛盾,迅速實現從工作崗位到黨校課堂、從黨員干部到普通學員、從家庭生活到集體生活的“三個轉變”,進一步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和支部凝聚力、戰斗力。
——深化“融”,營造學員溫馨家。臨時黨支部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主動對學員們在政治上指導、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幫助,積極組織班級趣味運動會等健康文體活動,讓學員們在歡聲笑語中多方位增進交流,營造課內課外濃厚的互學共進氛圍,讓學員們迅速從生疏到熟悉、從相知到相融,教室里、走廊上、宿舍中、操場邊,時時都有思想的火花在碰撞,處處都有研討的熱潮在涌動,極大地激發了學員的學習熱情,觸動了大家的理論思考,讓集體學習生活變得其樂融融。
百尺竿頭更思進,不待揚鞭自奮蹄。臨時黨支部的鮮紅黨旗,增強的是黨員意識,刷亮的是黨員身份。學習培訓馬上就要進入收尾階段,學員們紛紛表示,短暫而難忘的學習期間,在臨時黨支部的有力組織帶領下,大家都在精神上“補了鈣”、在理論上“充了電”、在工作上“加了油”、在身體上“蓄了能”,回到工作崗位后,要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把好思想“總開關”,以更加過硬的本領啃下發展“硬骨頭”,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提振干事“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