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26日訊(通訊員 黃婧 紀張蕊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您好,這里是薌城區人社局,請問是陳同學嗎?了解到你目前還未就業,想問問你的就業意向是什么?”8月一個平常的早上,薌城區人社局的“就業紅娘”小林撥通了離校未就業畢業生陳同學的電話。電話那頭,陳同學略顯猶豫地說:“我學的是市場營銷,想找新媒體運營或活動策劃相關的崗位……”小林立刻翻開手邊的臺賬:“正好!8月18日漳州吾悅廣場有場招聘會,符合你意向的崗位有3個,你可以通過“漳州就業1580”線上平臺投遞簡歷,也能到線下和HR面對面了解!”
當下正值高校畢業生就業關鍵時期,這樣的對話,近期每天都在薌城區人社局上演,針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薌城區人社局打出“促就業組合拳”,為畢業生提供系列“量身定制”的就業服務。

薌城區人社局工作人員電話聯系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提供“1131”就業服務
“一人一檔”精準匹配,為青年就業“量體裁衣”
為讓服務更“對味”,薌城區人社局依托福建省畢業生就業創業公共服務平臺,梳理出856名離校未就業畢業生信息,建立了“就業意向+技能水平+困難訴求”動態臺賬。每一份臺賬都像一本“就業考卷”,記錄著畢業生的“求職痛點”,如有人愁“專業不對口”、有人缺“實習經驗”、有人擔心“薪資太低”。針對這些需求,人社局認真落實“1131”就業服務機制,即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為畢業生提供全方位支持,通過電話、短信、上門走訪實現“一對一”全覆蓋,這套“定制化導航”已累計幫助297人就業。
“就業紅娘”牽線搭橋,為青年就業“上門服務”
“以前總覺得找工作像大海撈針,現在‘紅娘’直接把崗位送到家門口!”薌城區蔣同學最近剛入職某家托管機構做老師,說起這段求職經歷,她眼里滿是感激。今年6月,薌城區人社局啟動的“就業紅娘”專項行動成了她的“及時雨”——由人社局干部與鎮街業務骨干組成的“紅娘團隊”主動上門,帶著一沓崗位清單和技能培訓手冊鋪就了她的就業之路。
這支特殊的“紅娘隊伍”瞄準24名困難家庭畢業生的個性化需求,像“月老”牽線般對接企業。截至目前,8名困難畢業生已成功找到工作,崗位涵蓋教育、電商、餐飲等多個領域。正如“就業紅娘”常說的:“我們不僅要幫他們‘找到工作’,更要幫他們‘穩住生活’。”

薌城區人社局工作人員實地了解創業項目
點燃創賽青春之火,為青年就業源頭賦能
除了“找工作”,薌城區人社局還鼓勵高校畢業生“造崗位”。今年,薌城區人社局積極組織高校畢業生參與福建省“青春之歌”創業創新大賽、資助項目申報等賽事活動,累計申報項目54個,涵蓋醫療、服務業、新媒體等領域。其中1個項目獲省級獎項,6個項目獲市級獎項。
獲獎項目“簡辛科技服務”“閩韻文化傳播”成功落地后,已帶動20余名高校畢業生實現靈活就業,形成了“創業帶動就業”的良性循環,讓更多畢業生實現了“把愛好變成事業”。

2025年大中專畢業生創業市級資助項目答辯現場
下一步,薌城區人社局將持續探索“崗位開發—技能培訓—跟蹤服務”長效機制,深入企業摸排用工需求,加密開展“小而美”的專場招聘會,同時落實創業補貼、技能培訓補貼等政策,用“真金白銀”助力高校畢業生實現“好就業、就好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