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蓋用鐵鏈加上“防盜鎖”
井蓋上的“臺灣銀行”
井蓋上的“小南門”
臺北孫中山紀念館門前的井蓋成了“路標”
閩南網5月25日訊 在臺北,路面可見的各類窨[yìn]井蓋(島內稱“人孔蓋”)超過28萬個,有市民調侃說,臺北完全可以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人孔蓋最多城市”,也有網友戲稱臺北是“忍者神龜最愛城市”。如此多的窨井蓋,如何安全監管?本報駐臺記者走訪調查發現,臺北已有了不少的好經驗,讓窨井蓋平穩結實又時尚。
平穩“路平專案”讓路不再凹凸
臺北窨井蓋歸口單位很多,包括自來水、污水、電信、電力、消防、有線電視、煤氣等,街頭平均每隔數十米就有一個,部分路段多個井蓋“緊緊相連”。不過,窨井蓋雖多,但它們與路面幾乎完全水平,不會忽高忽低,造成路面凹凸不平。
臺北市新建工程處副總工程師張小姐向本報記者介紹,幾年前,臺北每年均會發生井蓋過高造成摩托車或自行車車手摔傷的事件,“我們經常被投訴,每年這方面的賠償金也非常高”。
臺北在2009年正式推動跨度為6年的“路平專案”,路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她介紹說,“路平專案”包括路面瀝青改造、人行步道維護及井蓋拉平等工程?!拔覀兎制诜峙鷮κ袃人械缆愤M行整修,將道路上的人孔蓋回填平整,使它與路面齊平或下移,高低差不超過0.6厘米?!?/P>
在這個計劃中,臺北市2010年特別從日本引進“NSC工法”(又稱快速人孔蓋升降工法)。新型施工機每臺造價高達1000多萬元新臺幣。它是通過預鑄調整環上的螺絲,升降井蓋高度,使之與道路齊平?;靥顣r使用新的樹脂水泥材料,取代一般的混凝土。整個施工時間只需要30分鐘,噪音不大,對交通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結實200多公斤重防盜防震動
井蓋被盜是最大的安全隱患。臺北市道路養護隊副隊長江東城介紹說,目前臺北的井蓋全部為球墨鑄鐵材質,回收價值不高。另外,根據大小的不同,井蓋的重量在200至300公斤,每個井蓋還有一條鐵鏈加鎖,盜竊的難度不小?!耙驗槭氰T鐵的窨井蓋,自然會有熱脹冷縮現象,車軋過去也會發生震動。但如果重量足夠的話,它既可以防震,又避免被地下水沖起?!?/P>
井蓋的管理很重要。江東城表示,養護隊每周都會對全市道路做一次全面巡查、養護,2000多個基層社區人員也都會進行協查,市民一旦發現窨井蓋破損、丟失等情況,都會通過市民熱線上報。
此外,為了防止道路重復開挖及井蓋越變越多,臺北新建工程處專門成立了挖掘管理科與共同管道科,采取嚴厲的管制做法,濫挖、施工復舊不良等都將被重罰,同時借助地鐵建設等市政工程,推進“地下共同溝”建設,整并、減少窨井蓋的數量。
時尚刻上景點圖案就像旅游地圖
此外,令人驚喜的是,臺北遍地的井蓋經藝術裝扮,成為街頭靚麗的風景線。江東城介紹說,臺北一直在推廣窨井蓋“化妝工程”,結合具體路段進行“創意設計”。
記者了解到,在三峽、深坑、萬華等老街區,井蓋上有街區古跡圖案與文字介紹;在101大樓等著名商圈,井蓋成了指路路標。如著名的臺北中華路街區,這里人行道的井蓋就像是“臺北旅游地圖”,臺鐵舊址、中山堂、孫中山紀念館、臺大醫院老樓、101大樓、西門紅樓等景點都“畫”到了井蓋上,邊上還配有中英雙語的文字說明。
臺北還定期舉辦“人孔蓋設計金點子賽”等活動,分階段推動這20多萬個井蓋的美化工程。此外,由于每個井蓋上都標注所屬者的信息,這些企業也會精心設計,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如臺北自來水處就于3年前舉辦過一屆井蓋美化圖案征選大賽,島內外各設計單位提交了100多件作品,主辦方組織專家評選出各名次,頒發獎金與證書,這些獲獎作品的創意會分階段用于自來水井蓋的更新。(海峽都市報駐臺記者 練仁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