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國民黨的聲勢繼續升高,黨內那些原本反對她的保守勢力最終還是會往鄭麗文這邊靠的;國民黨的政黨支持度正在持續走高,這是鄭麗文有關‘中國人’認同的論述讓以前沉默的大多數不再沉默的結果。”國民黨大陸事務部前主任桂宏誠接受海峽導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鄭麗文的兩岸路線政策正在打破民進黨以往的話語權。
堅定堅持“兩岸同屬一中”,鄭麗文帶給國民黨的“戰略自主”反而讓她獲得美西方的格外尊重,美日等五國“駐臺代表”日前主動來求見,這是國民黨主席前所未有的待遇。另一方面,國民黨的政黨支持度也在上揚。連偏綠的臺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都顯示,鄭麗文上臺后,國民黨支持度上揚3.9個百分點,民進黨支持度下滑1.8個百分點。輿論認為,這是鄭麗文“引領民意”的結果,民意的反饋也鼓勵她繼續向前。
國民黨的支持度走高,這是不是說明鄭麗文的兩岸路線獲得島內民眾的正面回應?桂宏誠分析,國民黨民調支持度升高,有很多原因,包括鄭麗文短時間內完成縣市黨部布局、積極推進“藍白合”等等,但有一點很關鍵,就是鄭麗文通過各種渠道公開且大聲喊“臺灣人是中國人”,她用自己強有力的論述、超高聲量,沖出民進黨有關“臺灣人不是中國人”的論述陷阱,打破“沉默螺旋”效應,帶領更多以往不敢說也不想說的臺灣民眾打破沉默,說出自己是“中國人”。“當然,我們必須承認,鄭麗文這條路不會立刻見效,難以在短時間內導正過去的認同,但現在不做就永遠不可能改變,只會讓和平發展的契機愈來愈遠。”
趙少康曾要求鄭麗文“清除黨內‘親中'勢力”;個別國民黨議員甚至威脅稱,若鄭麗文不改變兩岸路線政策,他將要退黨。但國民黨支持度現在持續走高,這些人會離開國民黨嗎?
桂宏誠認為,只要國民黨的聲勢繼續升高,這些黨內保守勢力最終還是會往鄭麗文這邊靠的;至于趙少康,他一直與國民黨若即若離,離開后又加入。但這種現象也可以理解,臺灣民眾被民進黨洗腦這么多年,要接受鄭麗文的主張,有一個過程,需要花時間,需要有耐心。
桂宏誠說,面對2026年、2028年選舉,相信鄭麗文還是會強化論述,讓她的兩岸路線政策成為臺灣主流民意,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國民黨“重返執政”,讓兩岸關系重返和平發展的道路。
(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