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外地男子流竄到武漢,注冊了191家空殼公司,與武漢兩名會計從業人員勾結到一起,大肆虛開增值稅發票牟取不法利益,當民警沖進不法分子的窩點時,從里面清理出堆積如山的發票本、稅控盤、企業工商資料、公章和法人身份證……
圖為民警查獲空殼公司資料 黃赤橙 攝
記者25日獲悉,在武漢市公安局和市國稅局的通力合作下,“12.05”特大虛開增值稅發票案告破,警方抓獲了5名嫌疑人,查獲已開出的發票9500余張,票面金額高達8.5億元。與此同時,國家稅務總局根據武漢上報的線索進行二次關聯,對其他省份有異常開票行為的1625家公司進行了鎖定,挽回國家稅款損失高達55.86億元。此案也近十年來武漢破獲的最大一起虛開增值稅發票案。
領票增量異常引起稅務部門警覺
2016年11月底,武漢市國稅局發現,2戶新辦商貿企業首次申領發票要求增量200份、500份。而一般企業首次申領都是25份發票。一系列反常舉動,引起稅務干部高度關注,他們通過排查,迅速鎖定6戶同類型“首次領票超量”預警企業。這些企業均存在相同時段注冊、相同地址登記、短期多次增量和交叉人員領票等特征。
“這很有可能又是一起虛開團伙作案。”武漢國稅預警團隊負責人張學東意識到,立即針對這6戶企業開展購銷關系網二次分析,發現53戶企業與之存在關聯,并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企業。
經查,這53戶企業的登記注冊地址均為虛假,且申報進項稅額都是隨意填寫的農產品發票,用虛假的進項抵消自身的納稅義務。同時,截至2016年11月底,已向北京等地虛開發票1082份,發票均是頂額開具,開票時點都在購票次日一次性開具。
由于案情的復雜性,警稅兩家迅速啟動協作機制,成立聯合辦案專班,開展進一步調查等行動。
“剛開始,我們打算從關聯信息入手,摸清這背后的人物網,”武漢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四大隊副大隊長陳斌介紹。但他們很快發現,這些企業在工商、稅務留下的信息并不真實,民警“按圖索驥”找到公司地點,多半都是人去樓空。
陳斌還發現,這些問題企業隔段時間就會注銷一批,同時公司法人的手機號集體停機,與之關聯的微信、QQ也全部注銷。面對反偵察意識極強的嫌疑人,民警的偵查一時陷入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