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福州市區多地都有人收到這樣的傳單,稱花100元,就可以去山東威海乳山市旅游,包吃包住還可以品嘗海鮮。天上真會掉餡餅?福州多名依姆依伯動了心,交了百元啟程去了山東。他們確實看到了海景,還在當地房產銷售人員的游說下,購買了當地海景房。可剛交了定金,幾名購房者就后悔了。其中一位依伯交了3萬元定金,另一位依姆說沒帶錢,對方讓她寫下借條,連夜和老人一起坐飛機回福州拿錢,但最終被老人的家人制止。

“金鼎房產”位于福州華城國際大廈內的辦公點,昨日有不少人在咨詢
海都記者兩次暗訪位于五四路上,組織老人去山東的“金鼎房產”福州辦公點。里面有不少老人咨詢買房事宜,推銷人員除了介紹房子,一直慫恿記者去實地看房,現場還有“托”慫恿老人報名。“金鼎房產”宣傳稱,大巴團每人100元,四天三晚;飛機團兩人680元,兩天一夜。對于收走定金一事,記者還在調查。
百元游山東,“帶”回一套海景房
福州王依伯(化名)就參加了百元山東游。今年6月,他在福建省體育中心附近的街頭,收到一份傳單,上面介紹了山東威海下屬的乳山市銀灘的漂亮海灘,并稱支付100元就能到銀灘旅游、看房。王依伯動心了,他心想,就像旅游團進店消費一樣,到時候光看不買就行了,還賺了一趟海邊游。
今年6月25日8點多,他和其他30多人,每人交了100元(如果是夫妻兩人,也只要100元),一起搭上“金鼎房產”組織的大巴,前往山東。“坐了二十幾個小時的車,次日中午11點多才到乳山市。”王依伯說,他們在旅店住下后,工作人員發了點餅當午餐,隨后帶大家去海邊玩了半小時,之后就來到一個叫“銀龍灣”的樓盤內。
“現場搞得非常熱鬧,我們本來是不想買,但銷售人員一直慫恿。”王依伯說,銷售員稱當地房子如何好,單價才七八千元一平方米。除了“利誘”以外,銷售人員還用上了“激將法”。王依伯說,銷售小妹一直說,“你是不是沒有錢咯?你這么大年紀了,一輩子都沒攢幾十萬錢嗎?”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游說銷售,王依伯交了3萬元定金,買下一套70平方米的海景房。他很快就后悔了,想找銷售人員退錢,但已不可能了。
依姆稱沒帶錢,銷售員讓她寫下3萬元借條
另一位張依姆(化名),跟王依伯同車去的山東。“被關在售樓部,一直推銷房子。”張依姆說,當她稱自己沒帶錢時,銷售人員竟讓她現場寫下一張3萬元的借條,留下身份證復印件,隨后買了最近一班從山東飛往福州的機票,銷售人員陪張依姆一起回福州的家里拿錢。
張依姆說,到了福州已經是晚上12點多,家人得知她出去低價旅游,竟寫下借條,當即決定不付錢,并把銷售人員趕走。張依姆說,自己的借條和身份證復印件還在對方那,擔心對方拿去做什么壞事。
而市民吳先生的母親,也遇到了類似情況,而且母親因為執意要買房,與家人爭吵了近一個月。吳先生稱,母親在看房過程中還曾向其抱怨,稱地產公司將他們“堵”在售樓部推銷,一直到很晚也不讓其去賓館休息。但回家之后,不知何故就執意要買房,這一點令他很無奈。
記者發現,在福州街頭發傳單的銷售人員都來自一家叫“金鼎房產”的公司,而這些銷售人員瞄準的主要客戶群體就是那些既有閑時又有閑錢的50~60歲的中老年人。他們以低價旅游為借口,把人帶到山東后,再安排去樓盤參觀。也正因為年齡層比較集中,所以位于山東的這些樓盤項目不約而同地都會打出養老、養生概念。
出游前,需提供銀行流水證明購買能力
海都記者10月19日及昨日,先后來到位于福州五四路華城國際大廈內的銷售咨詢點。該銷售點在一間一百平方米不到的房間里,房門外掛著“金鼎房產”的牌子。記者兩次前往,里頭都坐了不少客人,大多是中老年人,有幾個銷售人員在向其介紹樓盤的情況。
記者先以顧客身份咨詢。銷售人員說,他們公司在福建多地都設了接待中心,光福州就有八個點,他們開發的樓盤都是難得的“海景房”,做的是“旅游地產”概念。
但記者一提到樓盤詳情,銷售人員就表示“買房不是買白菜,一定要去實地看”,向記者介紹他們的“看房團”。銷售人員說,看房旅游吃住都是他們公司包,顧客只需要出“看房費”。其中,大巴團每人只需要100元,四天三晚;飛機團兩人680元,兩天一夜。
昨日,銷售人員在介紹情況時,旁邊一名自稱已買了房的依姆不斷以“過來人”身份,勸說記者去看房、買房。而在第一次暗訪時,記者也曾在現場遇到一名類似的“買家”。
當記者咨詢定金等相關事宜時,其表示看房前不需要繳納定金,只需要提供銀行流水等證明購買能力。記者隨即以張依姆的情況向銷售人員進行咨詢,其表示,那應該是為了“留住房源”交的定金,但是具體的情況卻不愿意多說,隨后給了記者一個于姓經理的電話。
昨日,記者多次撥打該電話,卻一直處于“無法接通”“正在通話中”。昨晚10時,記者撥通于經理電話,表明要采訪,但對方以要休息為由拒絕并掛斷電話。隨后,記者將相關情況編輯短信,發給對方,但至昨晚截稿時仍沒有回復。
乳山銀灘附近新建不少樓盤
記者從網上查詢到,乳山市隸屬山東威海市,近年來,乳山銀灘附近新建了不少樓盤,但網上的一些評論卻稱,“那片很多空樓,晚上黑壓壓一片”,也有評論稱“是個很不錯的地方”。
王依伯坦言,不少參加“低價看房游”的老人家,在當時那種“洗腦式”銷售環境下,都稀里糊涂或一時沖動買了房。由于是外地,不少人回家和家人商量后就后悔了,但想要拿回定金,卻已不可能了。(陳錕 夏雨晴/文孔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