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6月3日訊 來自省政府消息,《關于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實施意見》已下發,我省將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并建立健全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完善企業工資保證金制度。
《意見》要求,在建筑市政、交通、水利、鐵路、電力及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全面實行工資保證金制度,逐步將實施范圍擴大到其他易發生拖欠工資的行業。探索推行業主擔保、銀行保函等第三方擔保制度,積極引入商業保險機制,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
同時,我省還將落實政府欠薪應急周轉金制度。設區市、縣(市、區)兩級政府,要完善和落實欠薪應急周轉金制度,有條件的鄉鎮政府(街道),也要籌集一定規模的欠薪應急周轉金。對企業一時難以解決拖欠工資或企業主逃匿的,在依法處置的同時,及時動用欠薪應急周轉金先行墊付。
另外,我省將建立拖欠工資企業“黑名單”制度,將嚴重失信信息納入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福建)、人民銀行企業征信系統以及行業主管部門信用評價體系,由多部門依法依規向社會公布,形成“一處違法、處處受限”聯合懲戒格局。
同時,實行農民工工資與工程款分賬管理。對長期拖延工程款結算或拖欠工程款的建設單位,有關部門不得批準其新項目開工建設。(海都記者 李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