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車險費改將于6月4日起實施。昨日,福建保監局召開商業車險改革新聞通氣會,解答了改革后的保費、保障范圍等老百姓重點關注的問題。
此次費改,15項爭議較大的商業車險條款責任免除內容將被刪除,“無責不賠”、“撞了自家人保險不賠”等困擾消費者的問題將得到解決。
投保不按新車價值 按實際價值
“高保低賠”一直是車險行業爭議問題之一。例如,改革前,使用了10年后價值僅5萬元的舊車,在投保商業車險時須按10萬元的新車價繳納保險費,出了事卻只按舊車價理賠。
“改革后,車損險的保險金額,將按投保時車輛的實際價值確定。”福建保監局有關負責人說。這樣一來,車主需要支付的保費將更低。
無責也可向自家保險公司索賠
改革前,被保險車輛方無事故責任的,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的規定,一直被質疑為霸王條款。改革后,“無責不賠”將不再存在。新規明確代位求償機制,車主既可以直接向責任方索賠,也可
向責任方保險公司索賠,還可在授權保險公司向責任方追償的同時,向自己的保險公司索賠。
未年檢車出事故 不能拒理賠
“3·15”期間,本報曾報道過“未年檢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案例。改革后,審驗未合格的商業車險條款責任免除內容被刪除。
新規還明確了“第三者界定”。改革前,在保險條款中規定,被保險人或駕駛員的家庭成員不屬于第三者責任險范圍內,類似“開車誤撞自家人,保險公司不賠”的案例在全國屢見不鮮。改革后,家庭成員被納入第三者責任險范圍內,“撞了自家人保險不賠”的問題將得到解決。
另外,被保險機動車的損失應當由第三方負責賠償,卻無法找到第三方時,保險公司實行30%的絕對免賠率,這樣的規定也將被廢除。新條款不僅將倒車鏡車燈單獨損壞、車載貨物掉落等5個附加險并進了主險保險責任,同時還增加“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險”。
購買高額三責險 費率將下降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身傷亡賠償標準逐年上升。“保額50萬元的商業三責險,已經很難保障消費者的行車風險。”業內人士說。
改革對商業三責險費率進行優化調整,其中家用車150萬、200萬、300萬、500萬限額費率比改革前分別下降了5.1%、10.1%、17.1%、25.1%,投保高限額三責險更實惠,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小貼士
改革后,怎樣投保才更省?
改革后,影響商業車險費率的主要有4個方面:車型系數、無賠款優待系數、自主渠道系數和自主核保系數。
1 看零整比挑車型
上述負責人說,新規引入了車型定價模式,對于出險率低、安全狀況好、維修成本低的車型,在其他條件相同情況下,對應的保費也會更低。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零整比”是車型系數的重要因素,給廣大消費者選車提供了參考。例如,一輛高配的奧迪和一輛低配的寶馬,在購買價位上差不多,但是由于奧迪車的零整比較高,所以維修成本要高不少,相應地,奧迪車型的保費可能會更高。
2 安全駕駛少出險
改革后,無賠款優待系數幅度由原來的0.7~1.3擴大為0.6~2.0。可以說,出險少更受優待。不過,我省車險費改與出險次數掛鉤,與出險金額不直接掛鉤。
3 貨比三家多比較
而自主渠道系數和自主核保系數,系數值都是0.85~1.15,這就使得保險公司自主定價空間更大了,消費者在投保時不妨多比較。(海都記者 鄭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