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我老家附近有個火車站。”這是余兆傳關于家鄉的記憶。

余兆傳希望尋回闊別34年之久的家人
再過70天,余兆傳就迎來他身份證上40歲的生日,這位不善言談的中年男子,曾探尋過自己“出生于何日、何地”,但始終沒有答案。
他記得,大概6歲那年,他從四川被拐騙到福建閩清,為了許給養父的一句諾言,他停止過尋找親生家人,可記憶深處,親生母親的頭發早已發白,再不趁早去尋找,或許就會留下終生遺憾。
昨日,余兆傳向本報求助,希望幫他找到闊別34年的家人。如果您有線索,歡迎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
看耍猴被4男拐騙 550元被養父抱養
1982年夏天,大概6歲的余兆傳,離家外出玩耍時,看到4名男子在耍猴,貪玩的他一下子就被吸引。
“一開始,他們用猴子誘惑我,在人很少的時候,就將我抱走,帶到火車站,坐火車離開。”余兆傳記得,其中兩人,操著四川口音。
后來,他們轉乘輪船,再乘坐班車,最終到達福建省閩清縣金沙鎮古洋村。余兆傳說,姑奶奶(養父姑婆)得知這個消息后,告訴養父,養父籌措550元,于當年6月6日,從那幫人手中,將他抱養到閩清縣雄江鎮西山村。從此,抱養那天,成了余兆傳的出生日期。
作為家中獨子的余兆傳,為了生計,15歲時就輟學走向社會,先是到古洋村一電池作坊廠,負責開關電閘的簡易工作,1年后又來到金沙鎮一家瓷磚廠,堅持兩年多,從閩清縣輾轉至泉州晉江,先后干過大米加工和刀片制作。如今,他在石獅華僑醫院員工食堂做廚師。
余兆傳記得,在他8歲時,曾有四川的老鄉來到養父家作客,告知他被拐騙那天,親生母親和家人坐在火車站痛哭,因養父在旁,該老鄉沒有談及過多。他曾跑去詢問過姑奶奶,試圖尋找人販子,卻沒有答案。養父擔心他離去,要求他許下諾言,只有等到成家立業后,才能去尋找親人。
記憶中生母已蒼老
再不尋找將會后悔
許下的諾言,就是欠下的債。
余兆傳再也沒去尋找過家人,并在努力地尋找著另外一半,履行諾言,可惜事不遂愿,認識多個女孩,均因家境困難離他而去。直至3年前,正處失戀的余兆傳,通過QQ認識現在的未婚妻范女士。經過近2年多的交往,雙方感情已穩定,余兆傳將尋親一事重提日程。
“記憶中的親生母親已蒼老,頭發蒼白。”余兆傳說,在他記憶深處,從來沒有見過親生父親,除了母親蒼老的印象,還有哥哥和姐姐。幼年時,哥哥可以肩扛著他玩耍,按他的估計,哥哥應該大他七八歲。老家曾有人來拜訪,生母曾說是父親戰友。
“老家附近有個火車站。”余兆傳說,老家是土房,房屋內為兩層的木制框架,旁邊是成排低矮房屋,但應該不是在農村,應是在縣城,因為除了有火車站的印象外,還有熱鬧的街面,街上有很多飯店,有騎著馬的行人,還有很多穿迷彩服的軍人,“因為小孩子對解放軍最在意,都很尊重”。
時隔34年過去,歲月已將余兆傳的雙鬢染白,“當時那么小,她的頭發已白,現在想都不敢想。”余兆傳說:生母現在應該70歲左右,在沒有父親的情況下,還負擔養育哥哥和姐姐,那是相當不容易的,“再不趁早去尋找,怕最后一面見不到,我將會后悔和遺憾”。
昨日中午,為了尋找到親人,余兆傳錄制一段尋親視頻,講述自己對母親和家人的思念,情到深處時,雙眼被淚珠模糊。
與此同時,海都記者與四川的華西都市報聯動,希望一起助力余兆傳能夠圓夢。(海都記者 李昌乾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