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屆中國作家富豪榜揭曉,在七十人大名單中,福建有三位作家上榜:楊鵬、蔡崇達和兩色風景。他們是誰?寫了什么?他們的財富背后又有怎樣的故事?記者采訪了三位“富豪”作家。

外表低調的“大叔”楊鵬
楊鵬:心里住著個“小王子”
楊鵬,1972年出生,福建長汀人,少年科幻作家,出版作品100多部,計1000多萬字,曾3次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是“中國第一個簽約迪士尼的作家”,今年的作家排行榜以430萬版稅名列第29位。
靠稿費讀完大學
1990年,楊鵬以龍巖長汀文史類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大學一年級,他在國內最權威的科幻刊物《科幻世界》上發表處女作《永恒》,意外地獲得當年的校園科幻小說獎。此后,楊鵬發表第二部作品《墜入愛河的電腦》,又獲得了中國科幻界最高獎——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劉慈欣的《三體》也曾獲此獎)。對貧困山區出生的楊鵬來說,寫作能讓他生活得更好,稿費成為了他生活的主要來源,他依靠稿費念完了大學、研究生,買房,辦工作室、公司。
楊鵬很努力,目前出版作品有100多部。除了最有名氣的《裝在口袋里的爸爸》(總銷量已刷新至480萬冊)外,他的《校園三劍客》(銷量310萬冊)和《幻想大王奇遇記》(銷量110萬冊)也是百萬級暢銷書。
喜歡自己像個孩子
楊鵬回憶說,他讀小學一、二年級時,正趕上科幻小說大爆發的年代,看了很多童恩正、葉永烈等科幻作家的作品,又接觸到了《鐵臂阿童木》等連環畫,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那時就想當一名科幻作家,“我喜歡少年的想象力和冒險精神,我寫作的興趣點也不是科學知識,而是未成年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楊鵬說,“我喜歡孩子,也喜歡自己像個孩子。就像《小王子》中所說的,成年人總是那么乏味,需要小孩子不斷解釋才能聽得懂。正是這種少年情懷,讓我一頭扎進少年科幻作品的創作中。”
他還是動畫編劇
除了童書作家,楊鵬還是動畫編劇和影視制片人:他是國內第一位創作科幻話劇劇本的作家。1999年,根據《校園三劍客》中的《銀河鐵道之夜》改編的《把綠色帶回家》,曾作為新中國成立50周年獻禮劇目;2006年,由楊鵬和“童話大王”鄭淵潔合作改編的《逃離恐怖島》在杭州動漫節開幕式上演出。此后,楊鵬還改編了自己的小說《八尾貓》《裝在口袋里的爸爸》等。2007年,楊鵬開辦了自己的動畫公司,制作的動畫片《校園三劍客》于2010年在中央電視臺播出。

蔡崇達和劉德華是好朋友
蔡崇達:肉體是拿來用的
蔡崇達,1982年出生,泉州晉江人,2014年底出版了非虛構鄉土作品《皮囊》。今年的作家排行榜以420萬版稅名列第30位。
到今天《皮囊》總銷量在100多萬冊,為本書作序的是香港天王劉德華,這也是《皮囊》火的原因之一。80后小伙蔡崇達是如何與劉德華成為好友的呢?其實他們的相熟,是因采訪結緣,剛好都信佛緣,后來常常一整夜地聊天。
《皮囊》寫的是“回家”
蔡崇達出生在晉江東石,那個小鎮上的回憶是蔡崇達最想表達的。“閩南人根的意識很重,他們無論在哪里,老惦念著要回家。”蔡崇達說,在外面受到的沖擊和困難越多,內心就越需要一種支持、安定的力量。他開始試圖整理,家鄉怎么構成我,家鄉怎么塑造我,回家也是弄清楚自己的過程。“泉州能帶給我內心最穩定的力量,遇到事情就回家。”
在《皮囊》這部寫鄉土的非虛構作品中,蔡崇達以一種客觀、細致、冷靜的方式,講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間的故事,一個福建漁業小鎮上的風土人情和時代變遷,在這些溫情而又殘酷的故事中一一體現。《皮囊》中的阿太的那句“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教給崇達具有啟示力量的生活態度。
“我是那么地以泉州為榮”
蔡崇達很拼,真的把“肉體拿來用”。在泉州師范學院上學那陣,家境貧困,他必須拼命掙錢,不僅要交學費、養活自己,還得給家里寄些。他課余時間都奔跑在實習、兼職的路上,吃飯會為要不要給自己加塊紅燒肉而猶豫半天。他的舍友回憶這位作家同學時稱,“很多時候,我們睡覺,他還沒回來,我們睡醒了,他已經起床走了。”
蔡崇達的記者生涯同樣很拼,24歲拼出了個《周末畫報》新聞版主編,27歲成為《GQ》中國版報道總監,之后又成為《中國新聞周刊》主編。
作為走出去的泉州人,蔡崇達希望對泉州文化走出去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在北京、在朋友面前,他總是在宣傳泉州,因為有很多人不了解泉州。另外,他有一個原則,很多約稿他都不寫,但只要是關于泉州的,一定寫(曾在海都報發表過回憶故鄉的文章)。“我是那么那么地以泉州為榮。”蔡崇達認為,泉州迷人的地方是它的文化和日常生活是一起的,它是活著的。

“兩色風景”黃振寰
兩色風景:誰的青春不迷茫
兩色風景,真名黃振寰,1983年出生在福州一個工薪家庭,出版《青春奇妙物語》《神秘的快遞家族》《超級小子毛卡卡》《少年空俠》等二十余本個人作品。曾獲臺灣牧笛童話獎、信誼圖畫書文字創作獎、冰心獎大獎等兒童文學獎項。今年的作家排行榜以110萬版稅名列第68位。
寫作是被“逼”出來的
黃振寰在大學里念的是電子商務,那時候并沒覺得寫作能養活自己,學電子商務也只是為了畢業后好找工作而已。畢業之后他依然迷茫,工作也未必多好(當時在廈門一家廣告公司做文案),但人生的軌跡卻因朋友的慫恿而改變。“黃振寰你不是會寫東西嗎?為什么不投稿呢?”黃振寰想也不錯,能在工作之外賺點零花錢,于是他開始給各個文學雜志投稿。
作文寫得好從一定程度上說是被“逼”出來的,小學三年級有一次,老師布置了作文寫家鄉的變化,黃振寰寫不出來。父親看孩子熬得太晚,就代他寫了一篇,沒想到這篇作文成為了班級的范文,老師還在課上朗誦。“為了不被人看出不是自己寫的,我就逼著自己努力寫好一點,就這樣一點一點積累了信心。”黃振寰說。
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機遇
因為投稿多,質量好,黃振寰漸漸在兒童文學圈子有了名氣,“之后基本不用投稿了,自然就有機會找上你。”2009年他干脆辭掉了工作專心寫作。為了不讓家人和女友擔心,他選擇了隱瞞,直到自己足夠強大。
2010年,黃振寰第一部系列作品的第一本《校園神醫康小夫》出版。在他視為凈土的兒童文學里,用自己的觀察和文字,寫出屬于“兩色風景”的新兒童文學。
“兩色風景”這個名字其實來自于黃振寰中學時寫的一部小說名,故事講述了一個公眾人物在面對公眾與面對自己時的差異,表達每個人都有兩面性。
版稅110萬,這只是與黃振寰合作的一家出版社報的數字。都說80后是“悲催的一代”,但黃振寰認為,“悲催也好,幸運也罷,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機遇,在這個信息網絡化的時代,我不用再去混跡北上廣也一樣能夠出頭,能力和性格決定了你能否強大,當然背后還需要你的一點執著。誰的青春沒有迷茫過,但這一點都沒關系。”
如今,黃振寰也開始接觸影視動漫改編,希望自己的生活能有“別樣風景”。(記者 宋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馬腿村“美麗休閑鄉村”基礎設施改造提升項2025-11-2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