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福州3月26日電(吳隆重)歷時三天的永泰莊寨文化遺產保護研討會25日在福建永泰結束,來自全國各地的文物保護與古建筑專家出席了研討會,并考察了多個山村的代表性莊寨建筑。散落福州永泰全縣山村的古莊寨即將迎來系統保護,重新獲得新生。
在25日召開的永泰莊寨遺產保護與協調發展研討會上,與會專家紛紛就莊寨建筑的保護修復工作提出專業指導意見。“莊寨保護應該注意保護與完整性問題,賦予古建筑新的生命力。”國務院參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許嵩齡表示。他呼吁文物保護、城建和旅游部門盡快行動起來,在新農村及城鎮化建設進程中加強莊寨文化遺產保護。
“莊寨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社會價值和文物價值。”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呂舟在研討會上表示。他高度評價了莊寨持續不斷地發揮精神凝聚力與情感紐帶作用。他指出,這些莊寨具備活態遺產特征(指文化的延續性),莊寨建筑的保護要與文化保護并舉,必須將莊寨周圍的田疇、林地和山水也納入保護規劃,維護完整的生態文化景觀。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駐北京辦事處文化專員、復旦大學國土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杜曉帆介紹了韓國、日本等國文化遺產保護和國內傳統建筑文化比較研究情況。他認為,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莊寨完全可以提升到“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或“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借以加強保護力度而不影響產權關系。他表示,這些氣勢恢宏的建筑群具有良好的保護開發前景。
永泰縣委副書記、縣長蔡福勇表示,永泰縣將加大莊寨保護力度,使傳統文化遺產煥發生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提升永泰作為“中國優秀旅游縣”的文化底蘊。
據悉,莊寨是福建省永泰縣獨有的民間傳統建筑,這種建筑群四周是具有良好軍事防御功能的大圍墻,中間構筑普通的傳統民居建筑群。防御與居住性能并重的特點,使莊寨明顯區別于土樓(居住為主,防御為輔)和土堡(防御為主,居住為輔)。莊寨內的房屋構造精巧,講究防御體系設計,加厚的墻體、利于機動防御的跑馬道使莊寨構筑宏偉,配以碉式角樓、竹制槍孔、注水孔等主動防御設施,彰顯高超的營造技巧。據有關史料記載,永泰縣曾擁有莊寨超過2000座,歷經一百多年滄桑,許多莊寨慘遭損毀,目前保存較好的尚有146座,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24座。
連日來,專家一行沿著山區道路驅車300多公里,參觀了永泰縣丹云鄉、同安鎮、梧桐鎮、嵩口鎮等地的莊寨建筑,仔細勘察構造特點與營造法式,了解保護現狀,與莊寨居民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