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26日訊 沒春天,萬物復蘇。在過去的2015年,是誰感動了福建?
從去年10月開始,海都報全媒體采訪組深入八閩大地,歷時數月,從讀者推薦的上百位人物中,遴選出20個最洗滌人心的候選人。
昨天下午,“2015年度感動福建十大人物評選”推委大會在福建會堂舉行。本屆評選由海峽都市報社主辦,武夷山礦泉水獨家公益冠名。

感動福建推委會委員們進行熱烈探討
一場很難取舍的投票,推委委員們經過了兩個多小時的反復討論與推敲。經現場計票、核票,并換算累加讀者網絡、微信、短信投票,十大人物最終揭曉。
他們分別是:莆田98歲的“飛虎隊抗戰英雄”陳炳靖、打造交管“晉江模式”的晉江交警大隊、為窮人打官司的福州法律援助能人莊晶萍、藏民的“白衣卓瑪”援藏醫生林麗琴、義務修路50年的連城縣曾家三兄弟、六代77人從教的永春縣陳璋家族、火海中救出20個孩子的寧德幼師湯呂金、200萬辛苦錢捐贈長樂家鄉的“美國老太”楊水英、帶領家人捐獻遺體的福州老人周與燊、撫養雇主癱瘓棄兒37年的晉江保姆莊茉莉。

另外十位候選人獲得感動福建年度提名獎,他們分別是:張淑英、傅冰潔、翟先壽、郭忠、余龍虞、張紀祥、鄧秀英、謝啟明、楊小玲、王道生。
推委“糾結” 連嘆“很難抉擇”
本屆推委會由我省教育、住建、司法、婦聯、團省委、總工會等多個廳局及部門的相關領導、權威學者、知名律師、媒體專家、往屆感動人物代表等20多人組成。昨日下午3點,推委委員們準時抵達會場。
省政協副主席、省社會科學院院長、省文聯主席張帆再次擔任主任委員。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福建日報報業集團黨組書記、社長蔡小偉擔任副主任委員,并介紹了投票規則和入選標準。
20位候選人的故事短片逐一播放后,進入了重要的推委評議階段。
張帆認為,作為主流媒體,海都報始終沒有忘記社會責任,評選活動背后的工作量很大,但海都報一直在堅持。今年的候選人非常典型、非常感人,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長年累月堅持做善事,二是在突發事件中能有異乎尋常的壯舉;此外,今年還有新的類型出現,比如為窮人打官司的法律援助者,抗戰時期的“飛虎隊英雄”等。我們宣傳感動人物,就是為建設新福建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作為贊助商武夷山礦泉水的投資方代表,中國石油福建銷售公司黨委書記王明富說,冠名贊助本屆評選意義非凡,以此挖掘、傳播我們身邊的好人好事,體現了社會文明進步。近年來,中石油福建銷售公司與海都報,在公益項目進行了多次深度合作,如“船夫救人獎”、“鐵騎返鄉”等,為企業贏得了很多榮譽,也積極向社會傳遞了正能量。
全民投票環節中,不少候選人之間的票數差異甚微,這一票投給誰,就可能意味著誰能進前十,這讓一些委員很糾結。有些委員力挺敢作敢為的青年代表,有些委員則認為仁心堅守的年長者更具典范意義;不過對于98歲莆田“飛虎英雄”,所有的委員們都表達了敬意。一番評議后,委員們最終慎重填寫了投票,有的委員還反復修改投票,并感慨:“一屆比一屆更難以抉擇。”
13屆感動評選 推進社會文明進程
“感動福建”已連續舉辦13屆,在國內省級媒體人物評選中,是持續最長、影響最廣的公益品牌,也是福建最具影響力的主旋律活動之一。
海峽都市報負責人代表主辦方,感謝各推委單位、委員多年來的傾力支持,并感謝武夷山礦泉水的公益冠名。其表示,推進社會文明進程是海都報的辦報理念,感動福建評選便是推進文明進程的一項抓手,13年來,所傳遞的向善力量,滋養了千千萬萬的受眾。
本屆評選有兩項創新:
一是挖掘人物的視野更廣。尋找到一些鮮為人所知的人物,如旅居香港的“飛虎隊抗戰英雄”陳炳靖、移民美國卻不忘長樂家鄉的“慈善依姆”楊水英、移居重慶的“中國版白樺林”女主人公張淑英等。這些人物,通過本屆評選,第一次被福建受眾熟知,并走向全國,走向海外。
二是傳播正氣的手段更新。在前兩屆全媒體互動的基礎上,今年繼續創新,推出了微信動態展示頁面、“為感動福建”點贊游戲等手機互動形式,參與人數超過500萬人次。
在持續的品牌影響力和不斷創新之下,目前,“感動福建”微信公眾號的粉絲中,非福建省的粉絲比例已經從之前的5%上升到了20%。“全國參與”甚至“全球參與”的態勢正在逐步形成。
評委點評摘錄
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成員楊江帆:感動福建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感動,更是一種力量,每個故事都是我們價值觀教育的生動教材。
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王敏夫:感動福建中,第一次出現法律專業人才的代表,法律援助申援弱者,讓人民群眾在法治發展進程中擁有更多的“獲得感”。
省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丁文清:敢作敢為和堅守堅持,都是平凡人物給的感動。一些崗位上的人,傾其一生做好一件事,還是一種令人動容的工匠精神。
共青團福建省委副書記蘭明尚:生死關頭的抉擇、大愛的責任、堅守的愛情觀,都是可以讓青少年更好傳承的感動精神。
省婦聯副主席王秋梅:本屆候選人中,除了凡人善舉、草根精神,更有我們女性的大愛情義與家庭好家風。
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黃毅敏:今年的評選,除了核心價值觀,還詮釋了法治精神;不僅有觸動人心的情感,更強調時代精神與價值取向。
全國政協委員、海峽出版發行集團副總經理吳志明:感動人物詮釋了閩人獨特的思想境界,堅持了人性最初的無私、誠信、責任和擔當。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編輯任君翔:很多感動的事跡,都是歲月的積累,力量能夠穿透心靈。
省公安廳宣傳處副處長陳慶愛:這是一種接地氣的感動,那些來自基層和底層的力量,令人動容。
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李豫閩:每一次被感動的過程,也是被教育的過程,對我而言是,對社會而言更是。
省律師協會副會長于寧杰:今年的亮點很多,集中體現的重情重義精神尤其令人感動。
省項目成果交易中心主任、教授陳清福:感動福建13年的堅持,很有意義,有品質,海都報的工作本身就代表著一種工匠精神。
莆田市公安局龍橋派出所所長林海波:感動不只是感動本身,要讓每位感動人物成為我們心中的一面鏡子,以此照亮未來。(海都記者 夏雨晴 周德慶 朱敏敏 陳恭璋 曾會文 林海峰/文 肖春道/圖 實習生 徐嶠)

感動福建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