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走進永安市安砂鎮江后村,飛明農牧生豬規模化養殖場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工人們忙著對漏斗式排污系統接縫處進行防水膠涂抹作業,全力沖刺年內竣工投產目標。
飛明農牧生豬規模化養殖場總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8000萬元,于今年8月正式動工,計劃12月底竣工并投入運營,投產后,養殖規模可達1.3萬頭生豬。
“養殖場特地選址于遠離居民區和其他飼養區之處,充分借助土地和交通條件形成天然屏障,從源頭上有效降低了疫病風險。”飛明農牧總工程師韋祖強說,“養殖場創新采用智能化設計,通過自動溫控系統、水簾及風機協同作業,精準控制豬舍溫度,空氣質量與養殖環境均達到現代化標準,為生豬的健康生長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針對項目推進過程面臨的資金短缺、進度緩慢等現實問題,安砂鎮聯合永安市農業農村局,組織精干團隊奔赴三明、沙縣等地開展招商洽談,成功引進新的投資運營主體,為項目的高效推進提供充足資金保障,并引入了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
養殖場投產后,預計每年可向市場供應優質生豬2.6萬頭,將有效提升區域生豬穩產保供能力,增加地方財稅收入,改善養殖生態環境,延伸畜牧產業鏈,促進相關產業協同發展。(永安記者站 黃中泉 通訊員 陳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