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列2015年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500強14位的恒大集團,出資30億元,整體幫扶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脫貧。
這是一個中國版知恩反哺的勵志故事。
與西方新教倫理背景下的企業家慈善行為不同,也不僅僅是出于完善自我道德人格的訴求,一個先富起來的民營企業家幫后富群體致富,進而實現共富,更飽含了新社會階層代表人士的政治自覺。
今年3月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討論時指出,非公有制經濟要健康發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要健康成長。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也要認識到這一點,加強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作為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許家印還有一個頭銜:恒大集團黨委書記兼統戰部部長。義無反顧地投身于中國當前這場“五年7000萬人口脫貧的偉大事業”歷史大潮,不正是“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一個有效嘗試嗎!
緣起
政協助推恒大入黔
有緣千里一線牽。
2015年12月19日,畢節市大方縣,兩雙遠隔千里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一方,是來自東部,經濟相對發達總部位于廣州的恒大集團。
一方,是來自西部,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大方縣。
他們的推手,是來自全國政協的助推。
這段緣分,起于2015年11月6日至8日,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
當時,“十三五”期間“補上貧困人口脫貧這個最突出的短板”,是常委們熱議的話題。會上,許家印就提出,像恒大集團這樣的民營企業,已經有了一定的實力,能不能率先與一些貧困縣結對子,“整體幫扶脫貧”。
這段緣分,其實很早就埋下了伏筆。
24年前,持續推進的改革開放進程,讓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為“許家印”們提供了創業大舞臺。
那一年,我國GDP總量為2.71萬億元。
24年后,恒大集團總資產超過7500億元、年銷售額2013億元、年繳稅費超過200億元。
這一年,我國GDP總量達到67.67萬億元。
創造財富的過程,也是責任共擔的過程。
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社會捐贈總量中,企業捐贈689.33億元,占69.67%,其中民營企業捐贈占企業捐贈總量的60%。2014年,企業捐贈中民營企業排名第一。
過去20年,許家印和恒大集團為光彩事業、公益事業捐贈超過28億元,連續7年榮獲中國慈善領域最高政府獎———中華慈善獎。
緣分,絕不是一廂情愿,而是相互需要。
畢節市是全國首個、也是唯一的“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
大方縣又是畢節市的一個縮影。全縣有貧困鄉鎮24個、貧困村175個,110萬人口中貧困人口多達18萬,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扶貧開發任務艱巨。
一個大家庭中,日子過得不好的那幾個,往往最讓家人牽掛。
全國政協主要領導同志從中牽線搭橋,終于促成了這段緣分。
說起畢節,它與全國政協和統一戰線也頗有淵源。
畢節試驗區成立以來,中央統戰部、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充分發揮優勢,堅持不懈、全面參與試驗區各項事業建設,成為助推試驗區科學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畢節也成為縈繞在全國政協領導心頭的牽掛——這些年來,超過20位歷任、現任全國政協領導到此考察,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等也長期關注并多次來此調研。
“人民政協在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面大有可為。”2016年3月2日,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大會新聞發言人王國慶在回答如何幫助少數民族地區脫貧的提問時說。
全國政協發揮自身優勢,推動恒大集團結對幫扶大方縣整體脫貧,無疑就是其中閃光一筆。
來自全國政協和統一戰線的領導們,也是蠻拼的。
僅半年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統戰部部長孫春蘭,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政協副主席杜青林,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張慶黎,全國政協副主席馬飚等領導同志通過工作批示等各種方式,積極推動恒大集團結對幫扶大方縣整體脫貧工作順利開展。
此外,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周伯華、副主任項宗西等帶隊,今年上半年就組織了兩次赴畢節的調研,既汲取總結幫扶經驗,也貢獻委員智慧。
在一線,也有全國政協的身影。
比如,近兩年來,全國政協機關輸送了唐柳成、楊小強等局級干部赴畢節市政府掛職,充分發揮他們熟悉政協工作、聯絡廣泛的優勢,協助當地黨委、政府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有序展開。
▲▲▲模式
六位一體全面發力
公與平者,國之基址。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多次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
全面,也是恒大集團結對幫扶的核心訴求之一。
2015年11月28日,中央扶貧工作會議結束的當天,恒大集團就派副總裁帶隊赴大方縣專項考察。
12月19日的簽約會上,許家印拿出了一個范圍、力度堪稱空前的幫扶計劃:三年內投入30億元,到2018年底幫扶大方縣實現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
“我們既要出資金、出人才,還要出管理、出思路。”許家印說。
出資金———2016年所需的10億元已于今年1月8日捐贈到位。
出人才——恒大集團派出200多人組成的管理團隊、共3000多人的扶貧隊伍常駐大方。
出思路———恒大結對幫扶大方,堅持精準扶貧,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堅持“輸血”與“造血”并舉;堅持既要“見效快”更要“利長遠”!
這個幫扶計劃有六大支柱———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吸納就業扶貧、發展教育扶貧、家庭創業扶貧和特困群體生活保障扶貧。
它們環環相扣:產業扶貧蘊含著發展教育扶貧因素,志在培育當地群眾市場意識;易地搬遷扶貧,并非一搬了之,通過產業配套,實現安居樂業;吸納就業扶貧既提供崗位,也大力培養合格建設者……即使特困群體生活保障扶貧,也滲透著育人、市場啟蒙和發展產業的因子。
半年轉瞬而過,恒大集團幫扶大方縣扶貧的種子,已經破土,展現出其勃勃生機。
記者近日在大方縣實地采訪時了解到,僅半年時間,大方縣東部山區的60個貧困村已發生明顯變化。
其中,恒大首批無償援建的40項重點工程,包括10個新農村、1處民族風情小鎮、11所小學、13所幼兒園、1所完全中學和1所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已全面開工,其中22項主體已完工;無償援建的200個農牧業產業化基地項目全面動工,其中75個已投入使用。
此外,在恒大集團及其戰略合作企業就業的貧困群眾已達5608人;恒大集團捐贈超6億元的四大基金——產業扶貧貸款擔保基金、貧困家庭創業基金、教育獎勵基金和慈善基金已開始發揮作用……
中共貴州省委書記陳敏爾評價說,恒大集團結對幫扶大方縣,為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是貴州脫貧攻堅的大事件,必將在我國扶貧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渴望
走出有形的山邁過無形的坎
“古木枒掛盤絕橙,危峰葳蕤低飛鴻。”晚清洋務運動重臣丁寶楨出生在今貴州省畢節市,他中年在外做官時,詩中也不時浮現家鄉的影子。
山的那邊,還是山。它孕育了生命,也阻斷了一些人的夢想。
三元彝族苗族白族鄉雙元村長沙組64歲的謝萬菊,就是大方縣貧困人口之一。
“我愿意搬!”5月24日下午4點,頭發花白的謝萬菊站在被灶火熏黑了半邊的土坯房前,眼睛瞇成了一道縫。1.5米左右的身材,踩著一雙黃膠鞋,衣服已經磨得掉色了。
陽光散落在院子,打在石棉瓦房頂。房子只有一個窗戶,用木板堵上了,凌亂、昏暗的屋內,沒有什么家電和家具。
她想搬出去住已經很久了,現在要去一趟縣城,最少要兩個半小時。只有到了村委會附近才有柏油路,其余就要靠雙腿。將近一個小時,都要走在如同干涸的河道一樣的山路,又尖又硬。
路上滿眼的綠,麻雀、喜鵲和其他不知名鳥兒的叫聲,以及野草莓、野楊梅、野獼猴桃和地瓜,于旅游者是極好的體驗,于謝萬菊則意味著與外界的隔閡。
謝萬菊的53歲鄰居張興榮,條件稍好些。張興榮的父親是參加過朝鮮戰爭的老兵,50多歲就去世了。土房門框上的“光榮之家”,是這位老人留給這個家族的榮耀。
“下雨天都沒處下腳。”張興榮的大兒子張洪軍站在正面多處開裂的老房子前說。
除了大山,還有一些其他原因,限制了致富的腳步。
鳳山彝族蒙古族鄉白雞村海居組的劉德明從小就是個孤兒,沒有上過學,看上去比戶籍資料顯示的65歲要年輕一些。現在,他和11歲的兒子借住在本村村民王德民家里不到10平方米的土房內。“我想到大一點的地方打工,賺錢給孩子。”劉德明說。
人走出大山,心也要從山溝溝走向現代都市。
邁過這個坎,要“潤物細無聲”——創造合適的商業環境,就是有效的辦法之一。
“針對住在深山老林里面,路不通、水不通、電不通,房子不遮風、不擋雨的貧困群體,我們結合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計劃無償投入7億元建設50個帶產業依托的安置區,易地搬遷2萬名貧困群眾。”
恒大集團副總裁兼扶貧辦主任姚東介紹說,今年國慶節之前,幸福二村、五村和八村將交付使用;明年元旦前,幸福一村、三村、四村、十村將交付使用;明年春節前,幸福六村、七村、九村將交付使用。首批這10個新農村和1處民族風情小鎮———奢香古鎮的首期,能實現易地搬遷6000人。
對此,中共畢節市委書記陳志剛評價說:“恒大精準、精細的工作方法值得學習。他們非常動腦筋,比如奢香古鎮的建設,將搬遷與就業、新城鎮和旅游產業有機配套,絕不是簡單的一搬了之。”
▲▲▲理念
補短板點燃產業星星之火
“我們要趕著黃牛奔小康!”
5月23日上午10:30左右,大方縣星宿鄉新西蘭牧場,雨越下越大,中共大方縣委書記張瀚時的嗓門也不斷提高。
當天上午,這里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肉牛產業公牛去勢培訓會。來自內蒙古多倫縣的技術人員曹海、薛嶺,為全縣各鄉鎮挑選出來的50名防疫員、技術人員,講解示范技術要領。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們要一手抓牛的改良,一手抓草的蓄養。”培訓結束后,張瀚時不忘再叮囑大伙兒幾句。
這50名接受培訓的技術人員,是點燃大方縣肉牛新產業的星星之火。吹起這火的東風,就是恒大集團的產業扶貧計劃。
“遠看是條狗,近看卻是牛!”30多年前,云南省一位農牧專家到大方縣開展交流工作時,曾戲稱本地小黃牛為“狗牛”。
目前,大方縣農耕和肉牛總產量8萬頭左右,以農戶散養為主,當地群眾養牛致富愿望非常強烈。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許家印說,幫扶要做到盡職不越位,扶到點子上、不搞拉郎配,用市場機制引導貧困群眾逐步完善自我造血功能。
5月8日,恒大大方扶貧管理有限公司與大方縣政府達成共識,用三年時間完成10萬頭肉牛改良,將大方縣打造成畢節市最大的安格斯優質肉牛大縣。
優質種牛從哪來?本地品種怎么改良?這都是當地群眾單打獨斗不好解決的問題。
對此,恒大集團和大方縣政府早有準備。
6月5日,從天津港起運的首批500頭純種安格斯肉牛陸續入駐大方縣。
“我養了幾十年的牛,當然知道品種改良的好處。聽說這次來的安格斯品種肉質好,堆肉快,出欄快。以前沒有錢,現在有這樣好的政策,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大方縣興隆鄉新豐村養殖大戶楊元華早就盯著恒大集團的黃牛改良項目落地,在他的帶動下,已經有20多戶村民同意加入肉牛合作社。
為配合品種改良,大方縣政府還出臺了相應補貼政策,引導農戶加快改良。
此外,恒大援建的肉牛產業基因控制中心、繁育場等基礎設施也已經初具雛形。
肉牛產業改良提升,體現了恒大集團幫扶的一條基本原則:產業鏈上的“短板”,是幫扶主要發力點。
有學者指出,有效的市場方向、高效的生產組織、及時的資金來源,這三項正是農民致富的三大短板。
恒大集團產業扶貧計劃正是為補這些“短板”而來。
扶持發展天麻、冬蓀、皺椒等特色農業———解決市場方向問題;
扶持發展畜牧產業,同時引導貧困戶組成互助合作社———解決生產關系有效重組的問題;
無償援建種苗基地,建成后產權確權給周邊貧困戶,以及設立產業扶貧貸款擔保基金———解決錢從哪來的問題。
其中,恒大捐贈1億元成立的“恒大大方產業扶貧貸款擔保基金”,撬動了10億元扶貧貸款,為每個互助合作社平均提供100萬元貸款擔保。
▲▲▲戰略
立足當下意在長遠
“謝謝叔叔!”
5月20日,大方縣長石鎮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孔麗小心翼翼地拆開學習用品大禮包,聲音低低的,額頭都要貼在箱子上了,眼角噙著淚花。
孔麗學習成績很好,今年期中考試在班級里排第三名。
“她是想媽媽了。”長石鎮中心小學副校長孟訓迅非常心疼這些留守的孩子,“有的孩子一年也見不到爸媽。”
孔麗的弟弟孔杰也收到了恒大集團送來的禮物。她的父母在外邊打工。大姐在縣里讀高中。現在她與弟弟和年僅14歲還在上初中的哥哥住在鎮中學邊上,外公外婆則住在更遠的村里。
留守兒童問題,已經成為當前需要重點解決的社會問題之一,這也是恒大人的一個牽掛。
為此,恒大集團發動8萬多名員工,自發參與對大方縣4993名兒童的“一助一幫扶、手拉手結對”活動,幫扶對象除了留守兒童,還包括困境兒童(因家庭貧困導致生活、就醫、就學等困難的兒童,因自身殘疾導致康復、照料、護理和社會融入等困難的兒童,以及因家庭監護缺失或監護不當遭受虐待、遺棄、意外傷害、不法侵害等導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或侵害的兒童)和孤兒。
雖然困難,但恒大人有愛心,也有耐心。
從縣城到孔麗所在的學校,開車要2個小時。負責活動落地的恒大大方扶貧管理有限公司發展教育與扶貧部只有10名成員。“每周有四五天在外邊送東西,路上要五六個小時,要把善款和物品都親自送到孩子手中。”團隊負責人王坤說,每年3000元只是計劃的標準,執行時力度更大。31個鄉鎮全覆蓋,再加上每年幫扶頻率以季度計算,“一個多月下來,車都壞了好幾次。”
據統計,活動從4月初開始啟動,到5月20日已經發放上百萬元的捐款和物資,有1500多名學生直接受益。
恒大集團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計劃既立足解決當下難題,同時針對更為長遠的目標,“遠近結合”。
“恒大大方教育獎勵基金”是另一個例證。
記者見到大方縣二中陳永柏老師時,他正在統計申請獎勵基金的教師和學生名單。
“每人每年3000元左右的獎勵,在大方縣城能解決很大的問題。”陳永柏說,二中有些學生成績非常優秀,但家里困難,特別是有的女孩子一頓飯只花一塊多錢。有的老師經常自己給學生的飯卡里充錢。
教育獎勵基金的本金3000萬元由恒大捐贈,用委托投資收益支付獎金。按平均收益率5%計算,每年150萬元收益,評選出300名優秀學生和200名優秀教師,每人每年獎金有3000元。
5月29日,首批教育獎勵基金已向教師和學生發放。
另一項流澤久遠的項目是援建學校。
至6月初,恒大集團無償投入5億元援建的11所小學、13所幼兒園、1所完全中學、1所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全部開工。其中,10所小學已封頂,1所小學二層結構施工;10所幼兒園已封頂,3所幼兒園基礎施工;1所現代職業技術學院、1所完全中學正基礎施工。
為了推進當地教育軟環境提升,許家印為大方縣引進了清華大學遠程教育、師資培訓、定向招生、醫療培訓、坐診會診、美術指導等合作機會。
教育扶貧的長遠效應,只是恒大集團“遠近結合”戰略落地的一種表現形式。
其實,無論是產業扶貧,還是吸納就業扶貧,在當地傳統文化中注入市場意識和規則意識,價值都不止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