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浩翔:我覺得也有吧。因為不同年代的創作有不同的心態在里面,這一部的節奏會變得更快一點。為了寫第三集,我重看了很多遍第二集。我發現我過去控制節奏的方式好像不太理想,我還沒有完全掌控好節奏,所以這一部的時候我在很用心地調整節奏,花很多心思去改。改了很多遍,微調很多小的事情,希望每一個點都更緊密一點,到后來劇組里很多同事都看不出來到底改了哪里。
劉陽:《春嬌救志明》里的笑點都是生活里特別真實和瑣碎的細節,這些笑點都是你自己發現和搜集的嗎?
彭浩翔:很多時候都是從生活里出發,我經常碰到一個小事情就會想很久,把它變成電影里的情節。當然,生活里當下遇到這個事情的時候可能覺得本來沒這么有趣,但后來回想起來,也許覺得某一個很小的點有趣,我們就把這個有趣的點放大,讓它跟其他有趣的點聯系起來,讓故事變得越來越有趣。這個要花很長時間去發現。
打個比方,我做過一個很無聊的事情。《春嬌救志明》里有一個拍大便的攝影師,那其實是我自己拍的照片,我拍了兩年時間,每天都拍。但我當時拍這個不是為了放在這個電影里,我真的只是在想為什么我們每個人都會記得自己過去很多東西,但是沒有人留意你身體每天排出的這部分,從來沒有人記錄過。我拍了好多照片,但是完全不知道拍了用來干什么。有時候我可能一個月沒回公司,一回來就拿出一背包這樣的照片來,讓我的助理幫忙整理這些照片的時間。這件事被很多人都罵過,包括我太太也覺得我無聊,覺得我在浪費大家的時間。但后來我寫劇本的時候突然想到我可以把這個情節加到電影里,你看這個東西真的沒有浪費,連那本照片冊都用成道具了,那真的是我的照片冊。
很多時候你猜不到到底從哪里可以找到好玩的事情,從哪里可以找到創作的靈感,就是靠一點一點積累的。
劉陽:生活里有很多事,可能我們經歷的時候感覺不到它的戲劇性,但可能放到銀幕上,看的時候就會覺得真的有戲劇化的間離感,有笑點在里面。你在創作中有這種感受嗎?
彭浩翔:有啊。我常常在經歷一個事情的時候思考這個事情在我生命里代表什么。打個比方,第一集里春嬌在茶餐廳陪朋友等人那一段,就是我剛剛跟我太太拍拖的時候發生的事。有一天晚上我約她,她說她在茶餐廳陪朋友等一個男生,我去到那里聽她們說了一分鐘就發現這個男生并不會出現。但我好奇的是,我太太跟她的這些朋友都是受過高等教育而且很聰明的女生,為什么卻沒發現這個男生根本不會出現呢?我一直在想這個事情代表著什么,我想這代表著再聰明的人,在戀愛關系里也有盲點,只要碰到這個盲點,再聰明的人也沒法看出答案。男女生看事情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