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你覺得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彭浩翔:我覺得資本市場太好,錢不停地涌進來,誰都想賺錢。其實想故事、寫劇本、籌備項目,這種事情是最痛苦的,也最漫長,是自己跟自己的斗爭。但是很多時候,只要資本出現了,就沒人能保持耐心了。當然你也想拍一個又賣座又叫好的電影,但這是要花時間的。而對大家來說,連投資方都不愿意花時間,我還跟自己較什么勁呢?過去我可能要用3年才能拍出一個電影,但是現在我用3年可以拍3個電影,哪怕你覺得不好,但我可以用同樣的時間賺到3倍的錢。這就是現在的中國電影市場,好多導演都在拍自己水準以下的電影。
劉陽:過去我們都說香港電影的工業水平和人才儲備比內地好很多,你覺得 現在這個差別還大嗎?
彭浩翔:我覺得現在沒什么差距,坦白講,反而是因為內地市場太好,現在這里的資源可以允許大家嘗試做很多實驗,可以訓練出不同的人。我現在常常想,過去香港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才?是因為那時候香港的資本市場沒這么好,大家愿意在一個崗位,慢慢把這個崗位做好,慢慢培養出自己的能力。但現在的內地市場最大的問題是資金太多,每一個崗位上的人,哪怕你只做過一次,哪怕你只在一部成功的電影里做過一個小的崗位,你可能根本連自己原來崗位的工作都還沒弄懂,都會被提拔到一個你根本不能勝任的地方。好像誰都可以當導演,美術師馬上當導演、攝影師馬上當導演、演員馬上當導演……這時候你就發現,你沒辦法跟這個已經當了導演的美術師說:“其實你的美術才剛剛起步,你還要花時間在這個事情上慢慢搞懂這個東西。”他根本沒空跟你聊這個,因為可能已經有好幾個基金在后面追著他了。當然這對他個人來說,收入多了,但是對他的整個藝術生涯來說,真的是好事嗎?不是!他反而沒法成長了。這就了像一個農場種了很多水果,但是所有水果都還沒熟,剛長出來就要馬上被收割了。
后記:
志明像個孩子,志明愛玩兒,志明缺點兒責任感。
春嬌是個大人,春嬌想要安穩的生活,春嬌渴望被人疼。
這是現實生活中最最尋常的男女關系。兩個人差一點就走丟了,但沒關系,懸崖勒馬,春嬌救了志明。志明長大了,兩個人相守下去。
然后呢?
然后志明和春嬌還會繼續吵吵鬧鬧、分分合合,就像每一對身處愛情中的男女一樣。種種日常生活中的雞零狗碎,恰恰是彭浩翔的“鬼馬”機靈。
他是長不大的張志明,他也是萬般糾結的余春嬌。他教春嬌救了志明,也就是他心里的自己救了自己。彭浩翔長大了。這個鬼馬變乖了。(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半畝方塘工作室 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