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晚,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制作的大型人文紀錄片《村莊里的中國》播出第九集《家國天下》。位于晉江市新塘街道梧林社區的朝東樓,在節目中成為央視鏡頭聚焦的對象之一,將一段深沉而動人的愛國愛鄉故事呈現給全國觀眾。昨日,記者專訪了參與節目錄制并擔任講解的晉江地方史研究者粘良圖。
該期節目從西藏喜馬拉雅山脈北麓的康馬縣達日村講起。當地村民自發組成巡護小組,日復一日守護著海拔5000多米的邊境線。他們一代接一代,“一生只做一件事”——為國守邊疆。
隨后,鏡頭轉向福建省屏南縣漈下村。節目講述了清代一品官員甘國寶赴臺平寇、守護疆土的壯舉,以及1935年屏南工農游擊隊隊長甘春鏞投身革命的事跡。鄰村的“00后”戰士陳祥容,深受甘國寶精神感召,于2020年在邊境沖突中為保衛國土獻出生命。
約在視頻第10分28秒,畫面轉入梧林傳統村落。曾主導撰寫《梧林故事》一書的粘良圖,在節目中向觀眾講述了梧林華僑蔡咸斜父子建造村里最早番仔樓——朝東樓的往事。樓房建造之際,抗戰爆發,蔡氏父子毅然將建房余款悉數捐出,支援祖國抗戰,朝東樓因此成為一座未完工的“爛尾樓”。
節目還陸續呈現了云南省施甸縣熱水塘村、山東省榮成市西灘郭家村等地中華兒女眾志成城,共同抵抗外敵、守護家國的故事。
粘良圖在接受專訪時介紹,梧林是一個本地人口僅一兩千、海外僑胞多達一兩萬的傳統村落。自清代起,村民便相攜渡洋、艱苦創業,主要聚居菲律賓謀生。他們雖身在異域,卻始終心系故土,形成了深厚的家國情懷與回饋家鄉的傳統。
村中眾多特色建筑,正是華僑愛國愛鄉的有力見證。粘良圖告訴記者,梧林僑胞致富后紛紛返鄉建房,如蔡德鑨曾興建三座古大厝與兩座樓房。節目中提到的朝東樓,原是村中最早的洋樓,計劃安裝電梯,有望成為晉江首座使用電梯的建筑。然而抗戰爆發后,蔡咸斜父子將裝修款全數捐出支援抗戰,工程因此中止。類似的,蔡德鑨的五層厝、蔡順意建造的僑批館等,也因在民族危難之際業主慷慨捐資而停工或轉作公益用途,彰顯了僑胞“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抗戰熱情。
然而,隨著時間流轉,村里大部分中青年陸續外出生活,梧林在改革開放后逐步成為“空心村”,大量宅基地和老建筑荒廢,200多棟近代特色建筑旁雜草叢生,甚至破敗倒塌。
于是,2018年4月,晉江市啟動梧林傳統村落保護修繕工程,秉持“原汁原味、原貌重現、修舊如舊”原則,充分利用原有建材,保留村落的歷史文化與民俗風貌。2019年12月,晉江市梧林青普文旅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全面負責村落招商與運營。圍繞“家國情、醉閩南、意南洋”三大主題,青普文旅陸續引入非遺、影視、藝術展覽等資源,并結合當地特色建筑、民俗文化,開發各類特色文創產品與藝文課程,并常態化舉辦南音演出、戲劇表演、傳統民俗沉浸式體驗及娘惹文化季、藝術季、戲劇周等活動,逐步將梧林打造成為遠近聞名的體驗式閩南僑文化度假目的地、國內首個娘惹文化體驗村,頻頻獲得央視等各級媒體的關注與報道。各大品牌、各路明星及影視欄目劇組也相繼走進梧林拍攝取景,使梧林以閩南僑文化展示窗口的身份,頻頻在各大社交平臺引發關注,一躍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
新塘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梧林項目辦副主任金宏勃表示,如今,通過有效的保護管理與旅游開發,梧林不僅提升了社會效益,帶動村民增收,也持續強化與海外僑胞的情感聯結。許多僑胞盡管身處異國,仍時刻牽掛故里,時常通過網絡及媒體平臺等渠道了解家鄉變化;村落則通過僑史展覽、資料傳閱等方式,不遺余力地傳播村莊華僑的奮斗歷程及反哺家鄉、支援祖國的感人故事,使那份深沉而灼熱的赤子之心,得以穿越時空,被世人所傳頌。
?。ㄓ浾咴S金植董嚴軍)